姬清海抬頭,只見一個高大健壯的青年正在不遠處向他走來,他皺眉,此人是他的同窗孟建鴻。
孟建鴻并不是京城人士,他是外地人,聽說是福建那邊的。
姬清海有些奇怪他怎么還沒走?如果說姬清海平時在書院里還能和誰說上那么兩句話,那就是孟建鴻。
孟建鴻和姬清海同住一個屋,平時大節(jié)小節(jié)的,屋子里的其他人都回家過節(jié),也就剩下了他們倆,孟建鴻是家太遠回不去,姬清海則是有家不想回。
姬清海淡淡的說”我還以為你已經走了。“
孟建鴻笑著說“我過兩天走,這兩天我要采購些東西,準備走時帶著。”
姬清海看了他一眼說”那孟公子就繼續(xù)采購吧,我走了。”
孟建鴻一把抓住他的袖子”姬公子,你等等。”
姬清海的眼睛看向他抓住自己袖子的手,目光淡淡的。
孟建鴻訕訕地收回手,他尷尬地笑笑”姬兄,我們到那邊酒樓說會話如何?我請你。”
姬清海用平靜無波的眼神看向他。孟建鴻這個人很有意思,他家里好像很有錢,平時也花錢如流水,喜歡結交朋友,好打抱不平,但書讀的并不好,今年才勉強考過童生試。
雖然姬清海很冷談,但孟建鴻不在意,平時倆人在一個屋子里住,孟建鴻對姬清海也頗多照顧。
比如五年前,書院的一些官家少爺們知道了小寧氏的事情后,對姬清海進行嘲笑和排擠,多虧孟建鴻打抱不平維護他。
孟建鴻長的比同齡人高大健壯,自己又會武功,拳頭很硬,所以一般人都比較怕他。
雖然他是外地人,但在凌云書院里也混得如魚得水。
姬清海并不討厭他,但他不想跟他去酒樓。他正要推辭,孟建鴻就說”走吧,我有事情跟你說。”
姬清海看了他一眼,就沉黓地跟他走進了旁邊的酒樓。
兩天后,姬清慈聽說了姬清海的事情。
姬清海跟父親姬成平提出要去跟同窗到外面走走。剛開始姬成平不同意,但姬清海堅持,姬成平最后竟然同意了。
姬清慈聽到這個消息時有些吃驚,她沒有想到姬清海還有這樣的魄力。
其時姬清慈對姬清海到外邊走走的想法是持贊同態(tài)度的。
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出去走走對姬清海的心態(tài)也有好處,讓他出去看看外邊的世界,或許能解開他的心結。
再說了他是和同窗走的,身邊又帶了兩個有功夫的護衛(wèi),安全上應該是沒有什么問題的。
只是姬請海走的這個時間有些讓人接受不了。畢竟要過年,人們都是回家過年,而姬清海卻要孤獨寂寞地離家遠游,可見這個少年的心結有多么重了。
除夕這天,二老爺夫妻帶著岳凌侖一家剛吃完早飯,就帶著不少的禮品回到靖國公府過年。
太夫人也剛吃完飯,她倒是沒有想到二兒子一家會來的這么早。
太夫人對自家孩子的請安一向并不苛求非得起來這么早。
她很寬厚,自從有了曾孫后,她考慮到孩子太小,早晨起來太忙碌,因而就規(guī)定,大家吃過早飯之后再來請安就行。
所以今天最早來請安的反而是已經分出去單過的二老爺一家。
二老爺和二夫人給太夫人行了禮后,就環(huán)顧屋里,卻沒有發(fā)視慎哥,眼里就流露出失落來。
太夫人看在眼里,只當沒看到,她伸手對奶娘懷里的敏姐叫道”敏姐,來,到曾祖母這里來。”
敏姐記性挺好,她還記得這個慈詳?shù)脑婺浮?
奶娘把敏姐放到太夫人身邊,太夫人就要抱她放到自己腿上,嘴里還歡喜地說“‘敏姐,想不想曾祖母?”
敏姐咧開小嘴沖著曾祖母樂,她扭著小身子不讓太夫人抱,自已拽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