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清慈自己拿了三個搟面片的小搟面杖。
采新和采笑端著調好的餃子餡以及已經醒好的面。
肖婆子剛端著大面板,幾個人走進了姬清慈居住的堂屋。
屋里正在等候的順哥和意姐全都睜著亮晶晶的大眼睛,好奇地看著拿進屋里來的這些東西。
遠哥和意姐這一對龍鳳胎自從出生后,就沒有接觸過這些廚房的東西。
看到面板被放下,意姐興奮地說“哦,這是什么,上面還有面呢,就在這上面包餃子嗎?”
肖婆子笑著說“是啊,三小姐,這叫面板,你們吃的饅頭,包子和餃子都是在這上面糅出來的。
意姐高興地說”噢,我知道了,這是餃子餡啊,好香啊,現在不能吃嗎?”
采笑笑著說“現在還是生的,不能吃,等煮熟了才好吃。”
意姐又點點頭“噢,知道了,那我們快包吧。”
姬清慈沒有看到慎哥和順哥,就問“意姐,娘不是讓你去喊哥哥的嗎,你大哥和三哥呢?”
意姐就搖搖頭說“不知道啊,意姐找不到哥哥呀?”
姬清慈又轉向遠哥,遠哥看看娘親,又看看妹妹說“三哥把我們送回來后,等了大哥一會,后來他看大哥沒有回來,他就出去了,阿遠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姬清慈就有些不放心慎哥,她看了一眼采新說“要不你去練武場去看看,他是不是去那里了。”
慎哥和順哥都不是到處亂跑的孩子,他們去的地方都比較固定。
剛才姜夫人訓斥了慎哥,慎哥一定會覺得很委屈。
他不會去讀書,也不會去見太夫人,要不他就在自己的屋子里,要不他就去了練武場,那個地方是他最熟悉的地方。
采新應了一聲就要走。
遠哥這時站起來說“娘,我要去找大哥和三哥,我帶大白去,它肯定能找到大哥的。”
姬清慈贊許地看了一眼這個兒子,別看遠哥年紀小,平時也比較安靜,但他卻很聰明,他總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就像現在自己只能憑對慎哥的了解去猜測慎哥去了哪里,但是這個只有三歲半的兒子一下子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如果說是找東西或是找人的話,自然是狗的鼻子最好使的了。
大白天天和慎哥在一起,領著大白出去,肯定能準確地找到慎哥的。
姬清慈失笑,自己這個活了二十多年的大人還不如一個三歲半的孩子聰明。
自從意姐和遠哥能走能跑之后,大黃和大白也成了這一對龍鳳胎的好玩伴。
平時慎哥和順哥去上學或練武時,就把大白和大黃扔到家里給弟弟妹妹領著玩。
只有晚上睡覺的時候,慎哥和順哥才會把這兩只狗帶回自己的小院子。
古代男孩子到了七歲就要住到外院去,這是怕男孩子長于婦人之手。
就比如澤哥就已經自己去外院了。可是慎哥和順哥卻沒有去外院。
一來岳凌霄只要一回府,他就回安岳居。他根本都不去外院,他原來的那個院子基本就是空著。
二來,姬清慈和岳凌霄也覺得沒有必要,姬清慈不是一個嬌慣孩子的人,相反她的有些觀點和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岳凌霄頗感贊同。
夫妻倆在征得了太夫人和靖國公的同意后,就在安岳居里邊找了一個獨立的小院,給小哥倆收拾布置了一番,讓小哥倆一起住了進去。
所以這大白和大黃每天自己在哪個時間段里去哪里,它們都知道的非常清楚,反正也不跑出這安岳居。
現在大白和大黃都蹲在姬清慈的屋子外面,它們現在可都是大狗了。
看到遠哥往外走,意姐本就是個好事閑不住的,她也起來笑瞇瞇地說“娘,意姐也要去找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