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選擇遠遠地避開,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再回來。
次日早朝,當所有的事情都議完之后,皇上就例行問了一句“各位愛卿還有什么事情要上奏朕嗎?”
只見岳凌霄走上前一撩衣擺跪下說“啟稟陛下,臣有事要回稟。”
皇上眼睛看向他說“哦,那岳將軍說吧。”
岳凌霄就說“臣的長子資質愚鈍,不堪做皇子伴讀,臣請皇上開恩收回他的考試資格?!?
大殿上的人一片嘩然,這岳凌霄是吃錯藥了吧?
挺精明的人怎么今天卻犯起了糊涂?
這樣的事情在朝堂上說,這不是給臉不要臉嗎?
聽說他兒子還是皇上用御筆親自把名字給添上的。
拒絕給皇帝的兒子當伴讀,這真是,真是,他們都不知道應該如何來說岳凌霄了。
皇上的臉開始沉了下來,他的身體前傾,這是他要發怒的前兆。
嚴閣老是很高興的,想當初,皇上把選擇百官家的兒子做皇子伴讀的初選名單交給他們內閣來假定時,他很高興。
吳閣老都七十多了,這兩年就要致仕了,門閣老又是這兩年剛上來的。
所以名單都是他按照自己的心意自己擬定的。
為了擬定這樣一份名單,他頗下了一番功夫。
兩個皇子,一個已經十歲,一個才剛到八歲,不同年齡自然給他們選伴讀的年齡也是不同的。
他仔細衡量了哪些府里的哪些孩子,都處于什么年紀,是什么家世,左右衡量,好不容易寫了一份名單。
卻沒有想到皇上最后又加上了靖國公府的慎哥和定國公府的勇哥。
這兩個孩子都是十歲左右,既適合大皇子,也適合二皇子。
而在他選定的名單里,那幾個十二三歲的公子都是給大皇子選的,全是自己信得過或是他認為可以拉攏過來的人。
而那幾個七八歲年紀的孩子,都是家世不顯赫或是家里已經呈現沒落之勢頭的人家的公子,這些人無疑是給二皇子準備的。
所以嚴閣老這次準備的名單上的小公子,在年紀上處于兩個極端,要不就是十二三,要不就是七八歲,中間年紀的人根本就沒有。
嚴閣老還以為等他們內閣最后完全確定下了人選之后,皇上才會過問的。
皇上是什么樣的人?嚴閣老為了大皇子真把皇上當傻子了。
卻沒有想到他們剛剛擬定好名單,皇上就把名單要走了。
不但要走了,還添上了兩個名字。
而這兩位小公子,皇上很大一部分可能性是給二皇子準備的。
因為皇上不可能只給二皇子選七八歲的,而十二三歲的公子似乎又大了些。
只有這兩個孩子既大些,又大不了多少,這才是最適合二皇子的。
嚴閣老這個后悔啊,他直覺得自己對這個皇上還是不太了解,自己算漏了皇上的心思。
所以他心里正懊惱著呢,結果岳凌霄來了這么一下,不想讓自己的長子當伴讀。
這可把嚴閣老高興壞了,靖國公府的勢力可真不是一般的大。
要是慎哥能給大皇子當伴讀,他當然很高興。但是他知道靖國公府就是又臭又硬的石頭,他是無論如何都拉攏不過來的。
當初都怨自己的大女兒不爭氣,要是她不紅杏出墻的話,現在她就是岳凌霄的妻子,那大皇子的太子之位就會妥妥的。
可是現在可好,姻緣不但未成,但成了冤家。
既然他拉攏不了靖國公府,那他當然也不希望慎哥去給二皇子當伴讀,那樣,他們不就自然成了二皇子一邊的嗎?
嚴閣老期待著皇上趕緊答應岳凌霄的請求。
卻聽皇上說“岳將軍,你知道你在說什么嗎?”
岳凌霄說“陛下,臣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