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清文帶著妻子和三個孩子先給岳凌霄和姬清慈夫妻行了禮。
姬清慈也回了一禮,然后她又把自己的幾個孩子叫過來給秦清文夫婦行禮。
秦清文就往夫妻的身后看,卻沒有看到吳閣老的影子。
岳凌霄就給他解釋說”吳閣老今天就不過來了,他年紀大了,要好好休息休息,明天還得繼續趕路呢。”
秦清文一想也是,老爺子歲數大了,這樣的長途跋涉都不太適合他了,他確實應該好好休息休息。
于是他就引著岳凌霄一家人往府衙里走。
穿過長長的甬道,他們到了知府辦公的衙門后邊。
這是一個不太大的四合院,中間的正房加兩邊的廂房,一共有十二間屋子。
除去水房柴房倉庫之類的,剩下的房間也夠他們一家幾口和下人住了,還是很寬綽的。
秦清文夫妻把他們引進了正房,屋里的陳設透露出了一股文人雅士的清貴氣息。
墻上擺了幾幅字畫,墻邊多寶閣的最上面一層只擺了幾個擺件,剩下的四層卻擺的全是一些書籍。
房子里面還有一個門,姬清慈想那個門的后面應該就是他們夫妻的臥室了。
秦清文這個人的身上有很濃厚的文人氣質。
這不只體現在他屋里的陳設上面,還體現在他為自己兒子取的名字上面他的大兒子叫秦書,二兒子叫秦墨,三兒子叫秦硯。
三個孩子長得眉清目秀的,像秦清文的地方多。
秦書是秦家三個孩子里里邊最大的,今天七歲,他是個很嚴肅的小正太。
秦墨今年五歲,他的那雙酷似秦清文的大眼睛時時就靈活地轉動一下,一看就是個淘氣的孩子。
秦清文最小的兒子秦硯也就四歲,猛一看他長的像父親。
其時要是再仔細看,他長的最像他的娘親。
秦硯這個孩子一看就是一個好脾氣的,因為他從看到遠哥和意姐之后,他就一直笑著,似乎很高興來了兩個和他年紀相仿的小朋友。
除了秦書之外,其他四個孩子很快就玩到了一起。
別看秦清文給兒子取的名字全文縐縐的,但是這幾個孩子的性情卻都是活潑好動的。
所以等到午膳喊他們吃飯的時候,他們已經把自己骨碌的全身都是汗津津的。
尤其是秦墨,五歲的秦墨卻已經蹭蹭地爬到樹上去了,他爬的是一棵紅棗樹,上面結滿了金絲小棗。
其時這想要吃這棗子,用桿子打就行,可是這個秦書卻偏偏要往上爬,而且他爬的還挺快,顯然他是經常爬樹的孩子。
那邊是遠哥正在和秦硯兩個人正在拼著七巧板玩。他們很安靜地坐在那里,兩個人都嘟著小嘴,拼得很認真。
遠哥還是第一次看到這七巧板。他在京城的玩具雖然也不少,但是里面卻沒有這個。
意姐就在樹下面仰著小臉喊著“阿墨,馬上就要夠著了,你真厲害啊。我也想上去。”
說著她也去抱著樹桿要上去。
一直在旁邊坐著看書的小正太秦書聽到這里,不由地抬起頭來。
然后他看著弟弟已經爬到了那個枝丫間。
而那個可愛的小妹妹正在著急地也要往上爬。
他就皺了一下好看的小眉頭,走到意姐身邊說“你叫意姐是吧,其實你要是想摘棗子,不用非得爬樹的,來,哥哥教你一招,絕對你比墨哥哥摘的還多。”
意姐的眼睛忽閃忽閃著地看著秦書“真的?”
秦書微笑著點點頭說“真的,你以后叫我書哥哥,我來教你打棗子。”秦書的語氣誘惹力十足。
意姐就笑嘻嘻地說“書哥哥,那你教意姐打棗子。”說著她就松開了抱著棗樹的兩只小手。
秦書就牽起意姐的小手走進了旁邊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