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大婚這波熱度,直到過了春節(jié)過了元宵,才被另外一場皇家嫁女的盛大場面代替。
三月初三,康寧公主和關策小將軍大婚。
皇上足足陪嫁了康寧公主一百八十抬嫁妝。
而且每一抬嫁妝都幾乎是連香箱籠都蓋不上。
康寧公主出嫁,真是名副其實的十里紅妝。
不僅如此,康寧公主出嫁時,太子和安王自然是在送嫁的隊伍中。
但是讓大家沒有想到的是,太子妃也加入了送嫁的隊伍給這位小姑送嫁。
因而,公主出嫁也讓京城的人們津津樂道了好久。
下面就是謹哥的婚禮,勇哥的婚禮,還有京城的一些其他世家公子小姐的婚禮。
無論是哪位新娘,嫁妝都堪稱十里紅妝,雖然比不上康寧公主,但絕對也算是京城少有的景觀了。
順哥則是在十八周歲這年結(jié)的婚。
姬清慈生活的那個時代,男孩和女孩到了十八周歲才算是成年人。
古代的人結(jié)婚太早,姬清慈覺得對身體不好。
年輕人還是貪長身體的時候,卻要擔負起生兒育女的重大責任,這不是摧殘身體又是什么呢?
因而姬清慈給自家兒子限定的結(jié)婚時間,必須是過了十八周歲。
慎哥是皇上的親生兒子,是皇太子,姬清慈沒有辦法。
可是順哥遠哥和意姐他們不長到十八周歲,姬清慈是絕不會讓他們成親的。
姬清慈給順哥準備的聘禮和澤哥當年下聘的東西幾乎是一樣多。
不同的只是里面的東西略有改變,但大體是一樣的。
雖然說當初給澤哥下聘時,是姜夫人一手操辦的。
現(xiàn)在則是姬清慈自己給兒子操辦,更有主動權(quán)。
但是姬清慈也不想讓姜夫人心里不痛快。
另外當年澤哥的聘禮也的確很厚重,如今順哥也照這樣的標準來就挺好。
費玉如出嫁時,她的嫁妝也不少,但讓別人看掉下巴的是她的嫁妝里有兩缸魚。
這兩個缸都不算小,有一個缸里養(yǎng)的是紅紅的錦鯉,另外一個缸里養(yǎng)的則是好多條好看的金魚。
看熱鬧的人都感到驚奇,這還是第一次看到有人出嫁陪送魚的。
其實當初費夫人是不想把魚放到嫁妝里的。
費夫人和女兒商量說,等女兒嫁過去之后再回來拿魚。
可是費玉如卻笑瞇瞇的對費夫人說”送魚好啊,娘,你想想啊,鯉魚跳龍門,年年有魚,這寓意多好啊。”
費大人和費夫人一聽女兒這樣說,覺得也有道理啊。
更何況女兒那一缸錦鯉還是親家母靖國公夫人送來的。
想當初只因為女兒說過要養(yǎng)錦鯉,還要品嘗一下錦鯉的滋味。
人家靖國公夫人就送來了不少錦鯉,這也算是對女兒的看重了。
要問費玉茹最后到底吃沒吃錦鯉,嘗一嘗錦鯉的美味?
她當然吃了,不過她吃的是她自己買來的錦鯉,那錦鯉還沒有長大,就讓她給燉吃了。
而未來婆婆送來的這些魚,費玉如一條都沒動。
從那之后,她也再沒有吃過錦鯉。
這以后,她反而開始精心喂養(yǎng)起姬清慈送給他的那些錦鯉。
也就是從那時候起,費小姐喜歡上了養(yǎng)魚,養(yǎng)好看的魚,因此也就有了另一缸漂亮的金魚。
魏玉茹坐在花轎里,她能聽得到街道兩邊的百姓的紛紛議論。
她瞇著嘴偷樂,為什么偷笑啊?
因為她想起了她那位小相公岳承昀看到這兩缸魚時的呆樣。
對自己這未來的小相公,費玉茹別提多滿意了。
人長得俊美不說,還文武全才,家世又好。
不僅小姐公好,未來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