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不是穿越而來的緣故,李默除了身子骨多了一身別人沒有的巨力外,酒力也遠勝常人,聽著翼國公語氣的轉變,知道老李可能在信中交代了一些事情,便起身隨著秦瓊而去。
關于那封信,是老李當著自己的面寫好又糊好的,當時礙于燈火不明,自己沒有看到他到底寫了什么,隨后在來長安的一月時間,又存著尊重老李的意思,也從來沒有將那份信拆開來看。
……
翼國公的書房很簡單,一架書,一張高案,一條高凳。
在宴前宴后,秦瓊早已將情緒抒發的差不多,此時他神色有些認真,看著李默說道“慶之在信中提及,今年春,你曾發明一物,名曰馬蹄鐵,可保馬在山石草木間行走而不傷其蹄,此事是否為真?”
李默神色正了些,說道“此事為真?!?
同時,他心里卻是在嘀咕,這馬蹄鐵確實是因為自己而提前出現在了唐地,不過卻不是今年春的事情,而是在貞觀元年的時候,寨中有匹老馬跑山路裂了蹄,那時自己才想到,這個時空沒有馬蹄鐵,適才又在陰山一處發現了煤炭,鼓搗幾天煉出了一副,老李發現這馬蹄鐵確實有用后,差點沒有高興死。
想著以老李對大唐那般死而后已的忠心,他應該早將這個法子傳給了上家。
畢竟中原歷來少馬,大唐每年都會從別國購置好大一批好馬,軍隊每一次戰爭之后更是會損傷馬匹無數,且其中大多都是因為行進快速而導致馬蹄損傷的馬,故好馬在唐王朝,一直有著可價值千金之說。
老李就曾說,有了馬蹄鐵,大唐每年在馬匹上的投入定會減少七成,若減少的投入用在民間,毫不夸張,抵得大唐安穩發展五年,然而兩者又不可能同語,若他是皇帝陛下,在兩者之間定會選擇馬蹄鐵,只是沒想到的是,老李竟是沒有將這一法獻出。
如此看來,他是早就想到今日了,以著翼國公之手將馬蹄鐵獻給朝中,功勞定不會被他人搶了去,以此成為自己在長安城的立身根本,他這是將自己放在了國家利益之前啊。
且不說李默此時再一次被老李那老賊頭感動到想哭,秦瓊之所以現在這么認真,也是看到了馬蹄鐵對于大唐的重要性,聽著李默口頭上確認,他面上終于露出了激動的神色。
“十二,叔父在此先代替大唐謝過你將這一法獻出,若是此法在圣人那里得到證實,定為你在殿上爭個爵位功勛?!?
聽著秦瓊代大唐向自己致謝,李默趕緊行禮推辭,又等著其說完后,說道“馬蹄鐵,卻也是十二偶有所得,且為國之需要,功便算了,再者,十二自小志向便是像叔父這般,為我大唐開疆拓土,繼而馬上封侯,對于依仗此來封爵,卻也不屑與之?!?
他說這些話,卻不是虛假客套之詞,一是在老李那伙賊人的培養下,他倒是真存了馬上封侯之志;
二是就算憑此封爵,不過也是在這大唐掙個死工資罷了,且從今日秦瓊一應表現來看,貴為國公還是如今左武衛大將軍的他尚且不知老李作何營生,自己想要接老李他們來長安城享福,就算憑借著馬蹄鐵封爵當官又能如何?索性不要這功,用以向面前的便宜叔父來表明自己的志向才是。
而又須知當今圣上向來是一個賞罰分明的君主,叔父若將自己這番話轉告給當今圣上,除了能給其留下些好的印象,也能給自己增添些武將仕途上的政治資本。
來長安城,自己的第一目的從來都不是過的舒坦,而是讓帝國邊塞的那幾個馬賊能好好安享晚年。
書桌前坐著的秦瓊哪里能夠曉得李默那般言語下還藏著這么些小心思,只當他真是一心想要為國從軍的赳赳少年郎,不禁是拍桌而起,大笑道“壯哉少年,有爾父之風?!?
“十二,你之技藝叔父在信中也已知曉,十三歲便可縱馬殺匪,你且告訴叔父你之住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