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被老和尚提著,只感覺周圍的畫面在飛速的流逝,猶如風馳電掣。
四周似是有無數的光影在飛速的飆逝。
這移動速度,前所未有的恐怖,甚至比起朝小劍的御劍飛行都要來的更加的快速。
方浪這才是明白,眼前這位老和尚的實力,比之朝小劍怕是都要強上不少。
畢竟,這位老和尚,先前可是以一己之力,擋下了趙太豐所施展出來的遠距離殺伐!
不是超脫,卻能硬抗超脫,應該是屬于九品之中的至強者。
對于這樣的強者,方浪的心頭,還是存在著些許的敬畏的。
老和尚的速度并未放慢,這種帶著人,依舊能夠維持縮地成寸等神通手段的強者,實在是讓人捉摸不透。
周圍的風在呼嘯,猶如鋼刀般呼嘯的風聲中,方浪逐漸沉靜下來。
對于老和尚是否會對他不利,方浪倒是不太擔憂,先不說他背負著蓮回和蓮生二把劍,軒轅太華的意志藏于其中,老和尚一旦對他不利,勢必會引起反應。
就單單老和尚所說的佛塔之爭,在佛塔之爭未曾結束前,他方浪都應該是安全的。
方浪眸光半數開合之間,心頭轉念想了許多。
而老和尚提著方浪和小和尚,不曾停歇下腳步,猶如一頭金龍橫亙在山河大地之上,速度快到讓人心生敬畏。
……
……
觀佛海。
大唐排名第三的宗門!
亦是十大宗門中少有的佛門正宗,傳播佛法,修體魄,橫練,大多數高僧皆是修術道與武道。
這是一個傳承數千年的宗門,論及底蘊,絲毫不弱于大道宗,甚至在過往的歲月里,在排名上,還超越過大道宗。
這座天下的朝廷都更迭了許多次,但是,觀佛海依舊是觀佛海,巋然不動如山,不曾有太多的改變。
觀佛海不與世爭,故而朝廷更迭,也只是順從與朝廷的安排,不會有太多的反抗與掙扎,故而能長存于世。
觀佛海,坐落于南海。
瀚海起波濤之間,有島嶼于煙霧繚繞間浮現,島嶼之上,有一間間的寺廟呈現。
宛若仙神之境,此等奇景,令人贊嘆。
觀佛海,之所以得海之名,便是因為坐落于瀚海南海之間。
一陣清風起波瀾。
老僧提著方浪和小和尚,徑直從內陸中沖出,隨后,抵達南海邊際,沖入瀚海之中。
巨浪濤濤間,老僧氣血翻涌,橫渡大海。
方浪和小和尚安靜的跟在其后,被其氣息所帶動,亦是踏浪而行。
很快,三人便抵達了觀佛海區域。
方浪掃視四周,于海島之間眺望,每一座島嶼之上皆是有古剎。
終于,方浪在一座島嶼上,看到了一座巍峨的山峰,這座山峰便是觀佛海主峰,小無量山,山峰之上幾經開鑿,似是鑿出了一尊頂天盤坐的大佛雕像。
這手筆,這底蘊,都是時間的積淀和沉淀。
老僧帶著方浪和小和尚來到了大佛腳下的島嶼。
登臨島嶼,方浪已經看到了一位位身披僧袍的武僧林立,這便是觀佛海的僧人。
這些武僧中,有下四品境,亦是有上四品境。
磅礴的氣血交織成片,似是讓海天一色的天空都染上了點點血色。
人群中,一位披著紫金袈裟的慈眉善目的老僧,微笑著佇立著,身上的氣血收斂,像是與天地融為一體似的。
“方丈師兄,人已經請來了。”
帶方浪登臨觀佛海的老僧雙掌合十,誦念佛號后,輕聲道。
披著紫金袈裟的老和尚笑著頷首:“慈月師弟,辛苦了。”
“此子是太華劍仙的弟子,方浪,于臨江城中,以一己之力,斬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