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二日,北路官兵輕松渡過多寶河,但是沒有繼續前進。
估計是收到了南路軍戰敗的消息,打算在多寶河南岸休整了一天。
到了晚上,陳遜猜測官兵主帥肯定已經知道他們僅剩這一路主力了。
果然,到了第二天,官兵的行進變得非常的小心,并且派了一千人的禁軍作為前鋒,而且探馬四處,最前的探馬當天上午就到達了陳家莊莊墻外。
陳遜沒有讓官兵的探馬太囂張,留在陳家莊的馬軍出動。
憑借己方強化蒙古馬的優勢,加上手持連弩的遠程攻擊優勢,馬軍將官兵的探馬一一吃下,徹底將官兵主力打成了瞎子。
這也導致官兵行進更加小心,可以說是是一點點往前挪。
多寶河距離陳家莊只有二十里路,硬是被官兵走了一天,到二十三日申時才到了達陳家莊外,然后在距離莊墻五里外的田地里將營地扎了下來。
“探馬匯報,官兵主帥很是小心謹慎,營寨扎相當的嚴密,沒有可乘之機。”一名馬軍都頭匯報道。
陳遜站在莊墻上可以清楚看到北邊的官兵營寨。
后方的輔兵在忙著扎營,前面禁軍仍然能夠保持嚴謹整齊的陣勢。
這次官兵的主帥確實有些水平,起碼在“孤軍作戰”的情況下,仍然能夠不慌不亂。
說“孤軍作戰”有些“狂妄了”,到目前為止,人家官兵的兵力也是己方的四倍。
“敵軍遠道而來,估計今晚打不起來了,安排好輪班值守,大家伙該休息就休息吧。”陳遜命令道。
作戰計劃已經研究了許多,不需要在抓著親衛軍官商討什么,平白消耗他們的精力。
下了莊墻,陳遜走在陳家莊的街道上,以往人來人往、繁華喧鬧的街道現在變得冷冷清清。
大部分院子的大門都緊閉,來往不是士兵就是留下來作為輔兵幫忙的壯年莊民。
其他莊民都被遷移到了大嶼山島。
本來蒙古馬契約等級提升、火炮霰彈研制成功,就用不著遷移莊民了。
但陳遜最終還是決定遷移一次。
“自古小資多偏安,無產革命最堅決。”(感謝大概好煩人書友的觀點。)
一直以來,陳家莊莊民的生活都太安逸了,就算有拼搏,也是在海外的那一部分。
這就導致很大一部分莊民對于陳遜堅決對抗朝廷的行為和理念不夠認同。
要不是陳遜這些年威望深重,且將軍隊牢牢的抓在手里,還有好幾百孤兒骨干無條件、盲目的支持他,這段時間跟官府對著干的行為不一定能夠獲得他們的支持。
這種不認同理念在原陳家莊莊民的群體中占比尤為大。
因為他們大部分沒有經歷過河北的戰亂、民不聊生;
大部分也沒有經歷過海外弱肉強食、黑暗森林的惡劣生存環境;
他們這些年在陳遜的庇護下,也沒有經歷過被官府、胥吏的盤剝。
這一切,已經讓他們忘了他們生活在一個人吃人的社會。
而且這個社會在接下來的十幾年,幾十年后會更加的殘忍、更加的沒有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