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一日,大名府。
因金軍一直被困在封丘,趙構看到了機會,趁機從鄆州西進,收復了北京大名府。
宗澤也從磁州率兵來到大名府,與汪伯彥、黃潛善、王淵等宋臣一起擁立康王趙構稱帝,改元建炎。
晚上,趙構宴請幾位重臣,商討后路。
“官家,現在開封城正處于三方混戰拉鋸的狀態,我們完全可以把握好這次機會,率大軍前往開封,收拾殘局,重整河山?!弊跐勺鳛樽笃蜕洌ㄗ筘┫啵?,在場最高的文官,首先開口發表意見“而且官家也需要一場大勝來筑基您的帝位。”
自從與金國開戰以來,宗澤對抗金軍一直都是勝多敗少,在宋國諸臣中可謂是鳳毛麟角,所以他說這話的時候非常的有底氣。
在他看來,趙構一直躲在開封之戰的外圍,等兩帝先后遇難之后,直接被擁立(其實就是自立)為帝,是有些名不正言不順的。
好在趙構一直在京東兩路和金國的完顏宗弼(金兀術)作戰,還算是有一些功績,并且手下兵精將廣,才能做成這搶親侄子皇位之事。
“兩帝先后遇難,留在開封的各皇子不僅年紀小還被亂軍控制,康王是最合適繼承帝位人選?!睂櫝纪舨畯┳プ∽跐稍捳Z中的漏洞直接展開攻擊“大宋正值風雨飄搖之際,只有康王能夠力挽狂瀾,再沒有人比官家更適合了,豈會有什么根基問題?”
“就是,現在最重要的是保住內廷不再被金人或者亂軍威脅,所以現在最緊要的是將內廷遷移到安全的地方,然后整編大軍,方可收拾山河。”說話的是黃潛善,和汪伯彥兩人一唱一和,勸說趙構先南逃保命,再圖其他。
說實話,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這本沒有什么問題。
可是宗澤的建議卻更加符合趙構目前的實際情況。
以宋國目前的狀態,內廷若是南遷,直接就相當于放棄了河北大片的國土。
“萬萬不可,現在開封聚集了大量的勤王軍,河北又有大量的抗金義軍,再加上各路金軍,若是我們南遷,北方必然會亂成一團,完全脫離朝廷控制,到時候再想回來,就千難萬難了?!弊跐蛇€是堅持自己的意見。
王淵站在臺下默不作聲,其實他在心底里是支持宗澤的,不過他現在能夠升任都統制,統領授龍、神衛四廂宋軍,全靠趙構信任提拔。
以他的身份和地位,屬于絕對的近臣,他不能有自己的意見,趙構的意見就是他的意見,他只需要執行就好。
又經過幾輪爭辯,戰、退兩方的的意見都發表的差不多,沒有新的論點被提出來,漸漸都停下來等候趙構做抉擇。
“不知開封現在境況如何?”趙構問道。
“有一支從廣州過來的軍隊占領了開封城,主將姓陳名遜。勤王軍則大致分為兩部分,大部分圍在開封城周圍,小部分攔在了金軍北返的道路上?!弊跐苫氐?。
“開封城的勤王軍為什么不全力圍剿金軍,而是停留不前?”趙構問道。
對于這個問題,宗澤一時間也有些難以解釋,他能夠猜到一些原因,可這個原因太過難以啟齒了,說出來會對自己主張的立場形成打擊。
那些勤王軍都不去抗金,讓新官家趙構率軍去頂在前面?
哪有這種道理。
不過,隨著趙構問出這個問題,宗澤也算是明白了官家心里的想法。
官家就是通過明知故問來讓宗澤清楚他的心意。
汪伯彥和黃潛善都是絕頂聰明之人,自然立即反應過來,右仆射汪伯彥先首先開口說道“開封現在已屬混亂之地,金軍還未被趕走,勤王軍就已經各懷心思。而陳家軍本就是反賊出身,到現在還沒有被朝廷招安,誰也不知道他們前來開封是為了什么。我覺得,形勢未明朗之前,官家千萬不可前往開封,還是先遷往襄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