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缺乏。
此前怪老頭曾經給過主意,每隔兩百里去往驛站購買糧食,剛開始的時候還行,但是漸漸不再奏效。
不是那些驛站不肯賣,而是驛站里面也沒有存糧。
那些驛卒自己都要去打野味充饑,哪里還有多余的糧食賣給路人。
仔細一問才知道,不是朝廷不給俸祿,而是俸祿都拿去接濟了窮人,每當青黃不接的時候,驛站總是住滿了逃荒的百姓,這些百姓一般都是餓的混混欲墜,只要不給接濟轉眼之間就會餓死。
河北道的驛卒每年都要接濟百姓,導致他們自己的日子困頓不堪,但是不接濟不行,因為都是本鄉本土的鄉親,驛卒一般都是當地人出身,他們狠不下心看著家鄉父老餓死在面前。
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導致阿瑤空有盤纏卻買不到糧食。
即使偶爾能在某個驛站買到一點糧食,很快也會被饑餓的災民圍住……
這些災民沒有氣力搶奪,只會跪在地上不斷啼哭,阿瑤心地何等善良,以她的性格豈能見死不救?
于是買到的糧食轉眼就沒了。
因為她有盤纏,偶爾可以買到糧食,所以越來越多的災民跟著她走,漸漸竟然形成了一個百多人的小隊伍。
這讓阿瑤更累了。
因為跟著她走的都是老弱婦孺……
她不但要照顧小孩,還要照顧那些老弱,也虧她性格堅韌不拔,如此的苦難竟能硬抗下來。
……
這一路之上,阿瑤聽的最多詞匯就是范陽城。
以前老百姓逃荒,基本是奔著長安,然而現在百姓逃荒,又多了一個新的選擇。
“我們河北道有一座城,名字叫做范陽城……”
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嫗,面帶憧憬喃喃自語,她手里還抱著一捆干柴,這是剛從山腳撿來的。
老嫗把干柴扔進篝火,然后氣喘吁吁坐在阿瑤旁邊,她臉上仍是憧憬,不斷嘮嘮叨叨道“我們河北道有一座城,名字叫做范陽城,那里的百姓,每天都能吃飽,那里有一位王爺,那是我們老百姓的王爺。”
阿瑤伸手遞過一個野菜團子,柔聲道“孫阿娘,您吃一口。”
老嫗明顯咽口唾沫,但卻沒有去接,只是道“我們河北有一座城,名字叫做范陽城,丫頭啊,你一定要堅持下去……”
聲音越來越低,漸漸有些輕不可聞,忽然身子一歪,軟軟往地上栽倒。
阿瑤心中一驚,伸手想要去扶,可惜她頭腦一陣眩暈,自己身上也沒有力氣。
此時老嫗的氣息極其微弱,忽然也不知哪里又來了力氣,她伸出干枯的手掌死死抓著阿瑤。
她說話忽然變得急促起來,仿佛生怕自己說不完,聲音竟然帶著一股掙扎的嘶喊,道“丫頭,你一定要堅持,我們河北道有一座城,名字叫做范陽城……”
那城里有一個王爺,他是咱們老百姓的王爺,他會讓我們吃飽,讓所有的孩子都吃飽!
可惜這最后一段,老嫗沒能說出。
她渾濁的雙目已經閉上了。
臨死都盼著能走到范陽城。
阿瑤嗚嗚直哭,又怕驚擾到熟睡的孩子們,她使勁用手捂住小嘴,不斷在心中道“李云大哥,李云大哥,我快堅持不住了,阿瑤真的快堅持不住了……”
篝火噼啪燃燒,勉強驅散了一些黑暗,然而不遠處狼嚎聲聲,有些綠眼珠子在不斷晃動。
阿瑤連忙擦擦眼角,然后從地上拿起一根棍子,她吃力抱著棍子站起來,目光警惕的看著暗夜之中。
這時忽聽遠處有個動靜,阿瑤心里頓時驚慌,她努力舉起棍子,但是嬌軀卻微微顫抖。
吧嗒,吧嗒!
聲音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