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莉有些擔憂的問道:“那你們在這里改造活動,是會影響生態環境的”
“no,朱莉,你要弄清楚一件事,什么是原生沙漠和人為沙漠,我們腳下的這一片土地,在幾百年前,其實是一片水草豐美的草原。”張國棟指著腳下的沙地解釋道:
“這是變成沙漠,是因為過渡開墾和放牧,導致土地沙漠化了,我們現在的改造,是要恢復這里曾經的生態環境。”
“原來如此。”朱莉恍然大悟。
旅游觀光車上,張國棟帶著朱莉等人,向北方的鹽海子過去,隨著靠近鹽海子,農田、稀樹草原、“森林”,越發的密集起來。
此時她們終于看清楚了,之前看到“黑色森林”,竟然是一片片密集的太陽能電池板。
“原來是太陽能電池板,我還以為是森林。”薇薇安驚訝的說道。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太陽能電池板,也可以是說是樹。”張國棟笑著說了一句。
其實他說的并沒有錯誤,在庫布齊沙漠中的太陽能發電廠,雖然將太陽能電池板設計成為樹狀,看起來有一些形式主義。
但是太陽能電池樹,具備樹木的很多特性。
樹木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
碳,釋放氧氣,同時保持水土,維持當地的小生態。
太陽能電池樹,通過光電效應和熱電效應,將太陽能轉變成為電能,發電廠可以抽取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制造碳粉和氧氣。
同樣,太陽能電池樹也可以保持水土,減少土壤的水份蒸發,讓當地的氣候變得更加濕潤。
太陽能電池樹,就是一種另類的“硅基樹”。
張國棟并沒有深入解釋。
不一會,旅游觀光車來到了西北農林大學的沙漠治理實驗區,一行人仿佛離開了沙漠,進入了一片稀樹灌木草原中。
幾顆高大的胡楊,扎根在實驗區的大門口,仿佛一個個神情莊肅的士兵。
里面有小灌木的百里香、沙棘、沙生針矛、多根蔥,還是大量多年生禾本植物,例如沙米之類。
“張博士,這一片沙漠有多大”
聽到朱莉的問題,張國棟不假思索地回道:“1.39萬平方公里左右,目前已經治理的5153平方公里,剩下的三分之二沙漠區域,未來會改造成為農田、草原和太陽能發電廠。”
朱莉驚嘆起來:“比我的家鄉科西嘉島還大。”
一行人走到實驗區深處,看到了不少西北農林大學的學生,正在做實驗,或者采集樣本。
根據庫布齊沙漠的整體改造方案,30農田、30牧場、40稀樹草原的自然保護區,為了方便管理,三個區域都集中在一起。
隨著輸水管管道的延伸,庫布齊沙漠將被徹底消滅,變成庫布齊農業區。
5000平方公里的農田,就是750萬畝,對于耕地資源稀少的華國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補充。
三五第一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