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還缺少兩個東西,即“武力”、“能源”。
所以黃修遠搞了天幕防御系統、霍去病級核潛艇、高能材料,提升了國內的武力值。
最后一個環節的能源,國內其實唯一難以自給自足的能源,是石油資源,煤炭、天然氣倒是沒有什么大問題。
這就是原油事件爆發的深層次原因,既是為了爭奪世界貨幣的話語權,削弱米元—石油體系,又是為了完成自身的完全閉環。
石油這一環至關重要,關系到國內能不能徹底鎖住產業鏈。
假如國內沒有掌握石油的話語權,以那幫大財團的尿性,肯定要在這上面大做文章。
比如搞一個雙標價格,抬高供應給國內的原油價格,又壓低原油價格給天竺、東南亞、高麗和東瀛。
通過這種手段,讓國內在合成氨、合成樹脂、化纖、塑料上失去競爭力,進而撕裂產業鏈,達到削弱國內制造業的戰略目的。
預判了這種可能的黃修遠,說服了上面,推動能源自持計劃,成功搶到了全球能源的一部分控制權,完成了自身的閉環。
現在的國際原油市場,價格就是典型的雙軌制,能源聯盟拿到的原油和天然氣價格,平均只有市場價的35.6左右。
這個價格差,造成的競爭力差距,足以讓其他落后地區絕望,除非本土有原油產出,不然真的不用競爭。
比如呂宋那邊,現在也不敢跳了,還從國內采購了幾百萬噸成品油,老老實實的賣香蕉菠蘿和榴蓮,以及開放一些礦場給礦業聯盟。
這就是閉環后,產生全方位壓制。
人力成本提升又如何,國內還有能源、材料、環保和技術的優勢。
現在蘋果就遇到卡脖子現象,根據相關的研報顯示,如果蘋果手機整機在天竺代工,最終成本可能要提高20~30。
本來就被國產手機逼到降價了,如果成本再提高20~30,那蘋果還賺不賺錢了。
資本家有時候就是如此現實,各大財團制定的戰略,看上去非常好,實際執行起來,卻漏洞百出和相互拖后腿。
如果產業轉移不能帶來成本的降低,又不能帶來利潤,信息沒有哪個資本家會干這種事情。
果然,當庫克帶人來到汕美時,他們一拿到專利委員會的專利包出售方案,就發現了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
蘋果拿到的4g專利包方案,有兩份專利清單,兩份清單的專利是一模一樣的,不一樣的地方在價格上。
如果蘋果選擇在華國境內,整機組裝完成出廠,那專利授權費用,各項加起來,是75.6華元每臺。
如果蘋果選擇在境外代工整機,那各項專利費用加起來,將達到185華元每臺。
這個多出來的專利收費,叫技術出口附加費。
要知道現在富士康代工一臺蘋果4,價格是62華元。
這個附加費都快達到兩倍代工費了,簡直是神坑,在加上零配件運費、關稅、倉儲,蘋果也扛不住這樣的成本暴漲。
三五第一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