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汕美總部的黃修遠,收到了林百杰的匯報,看完了飛鵬集團的匯報,他才記憶深處的角落里,找到了只言片語。
“沙魯里山脈的巴塘翡翠礦”
他的記憶中,確實有相關的介紹,這是2035年才被發現的兩個新翡翠礦之一,是當時西南大開發過程中,修建公路的時候,無意間發現的礦脈。
勘探隊伍的勘探報告中,估計厚度和寬度都沒有什么大出入,就是礦脈長度有些低估了。
巴塘翡翠礦的全稱,叫巴塘—白玉翡翠礦,從巴塘的松多附近,一直向北延伸到白玉的章都,全長103公里左右。
不過巴塘翡翠礦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南段和中段埋藏相對比較淺,通常深度在50~200米左右;而北段從蓋玉到章都這一片,可能是板塊運動的原因,埋藏深度,突然從50~200米,下降到300~450米深度。
這也是后來,巴塘和白玉兩地,分別開發的原因之一。
林百杰詢問道:“修遠,你的意見是”
“橫斷山脈的生態相對脆弱,如果大規模開采,可能會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這有些得不償失。”黃修遠說完,又思考了一會:
“你和世嘉商量一下,讓礦業聯盟出面,組建一個合資公司,將地圈起來,然后慢慢開發。”
“五十多公里全部圈起來嗎”林百杰接著問道。
黃修遠在那份勘探地圖上,根據地質構造的走勢,將白玉、巴塘近長度大約200公里、寬度大約5公里的區域,全部圈起來。
他這樣做也是迫不得已,倒不是他貪得無厭,而是不這樣做,后果會很嚴重。
國內很多私人小公司,可能會鋌而走險的盜采,而這些小企業、家庭小作坊的開采技術簡單粗暴,在環保上又非常粗放。
只能由礦業聯盟聯合起來,進行細水長流的保護性開采。
這個翡翠礦可以帶動甘孜州和川西的發展,畢竟翡翠原礦開采出來,礦業聯盟除了一部分自己深加工,剩下的翡翠原石,都會出售給珠寶商、個人。
完全可以在巴塘搞一個翡翠公盤,加上翡翠礦區旅游,盤活當地的經濟。
如果放任不管,稀土礦的前車之鑒,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破壞了當地環境、喂肥了礦老板,留下一地雞毛。
只要規劃得好,通過細水長流的保護性開采,憑借國內民眾對翡翠的熱捧,巴塘和白玉的翡翠礦,至少可以給甘孜州帶來幾十年的繁榮。
聽完黃修遠的解釋。
“我明白了。”林百杰點了點頭。
錢對于現在的燧人系而言,其實就是一個數字,翡翠每年帶來的幾百億收入,就是一塊雞肋。
而黃修遠思考的問題,是在賺錢的同時,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國內越繁榮,本土的市場就越穩固,抵抗外部風險的能力就越強。
他為了保證巴塘翡翠礦的開采規劃,專門給上面寫了一份發展規劃藍圖,以及相關的意見。
不到三天時間,上面就批復了這份計劃。
巴塘翡翠礦的出現,在某種程度上,可不僅僅是甘孜州和蜀省的事情,在更深層的社會關系鏈中,還關系到另一個地方。
那就是和滇省交界的洪沙瓦底,和巴塘翡翠礦存在巨大的關聯。
洪沙瓦底生產了全球95的翡翠原礦,這些翡翠原石,通常出售到獅城、暹羅、香江加工,然后經過香江的低稅渠道,流入內地市場。
華國是全球最大最有潛力的翡翠成品消費市場。
一旦巴塘翡翠礦開采,就可以通過開采量的多少,調控翡翠的國內市場價格,進而影響國際翡翠市場。
在黃修遠的記憶中,國內除了巴塘翡翠礦,在昆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