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祝融級002號抵達金星時。
時間已經到了2020年的1月5日。
程粼小隊知道,現在不能耽誤時間了,因為他們在金星的工作時間,是24個月左右。
從他們抵達金星,時間過去了將近5個月,留給他們的時間,只剩下19個月左右。
而且在外星球工作,時間是不能卡得太緊的,必須為突發狀況,預留一兩個月的應急時間。
祝融002抵達后,程粼、王云海開始通過遠程操控,將制造好的功能模塊,一個個投放到浮空城市之中。
風力發電模塊,組裝上浮空城市后,便連接到之前的碳粉儲能發電模塊,然后是配電調控模塊。
由于金星大氣層的風力太過于強勁,風力發電機的葉片,都是經過特殊設計的款式,無論是哪個方向都可以發電的豎簡式葉片。
而藍星上,常用的風車式葉片,在金星大氣層中是不太適合的。
在強勁的狂風中,一排排風力發電機不斷的旋轉著,而采用了無接觸式的磁懸浮軸承,讓風機不需要擔心機械磨損問題。
“隊長,發電功率已經穩定下來了,目前最低功率是6萬兆瓦,最高功率是13.6萬兆瓦。”王云海看著數據說道。
“果然金星的風能非常充沛,開始進行限定設置。”
“收到。”
限定設置,就是為了避免出現問題,對于發電設備的功率進行限制,可以減少功率不穩定,造成的生產問題。
要知道,很多工業生產過程中,供電要求是非常嚴格的,如果經常出現波動,可能會導致產品出問題。
既然風力發電模塊的發電功率,在6~13.6萬兆瓦之間波動,那通常只能取低谷的6萬兆瓦,甚至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只能取4~5萬兆瓦的使用額度。
當然,雖然采用了限定使用額度,但是這僅僅是對于風力發電模塊而言。
對于這種發電不穩定的垃圾電,聯邦早就有了一套成熟的處理方案,那就是碳粉儲能發電技術。
將不穩定的那一部分發電,截取下來,用于生產碳粉,然后再用碳粉進行二次發電。
這個過程中,雖然會損失23左右的電能,但總好過全部浪費掉。
而且碳粉儲能發電技術,對于調峰填谷非常有效。
現在由5個浮空模塊組成的浮空城市,懸浮在47公里的高度區,總浮力大概是3.2萬噸左右。
減去目前6700噸左右的自重和設備,還有大概2.53萬噸的可利用浮力,另外如果下降高度,這個承重還可以繼續提升。
目前浮空城市的功能模塊之中,只有一個n30制造模塊,全力生產的用電功率是5000兆瓦,每天可以生產1200噸n30燃料。
剩下的電能,只能用在碳粉生產上。
不過好在,過幾天,還有兩艘前鋒級飛船會抵達金星,到時候將運輸過來一個處理碳粉的模塊。
現階段,不是風力發電不夠用,而是用不完的。
而浮空城市的碳粉儲存空間,是相對有限的,如果不能及時處理這些碳粉,只能讓發電白白浪費掉。
因此必須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航天部的處理方案,是制造一種耐高溫高壓的球體,其實就是使用制造真空腔殼體差不多的材料,用于制造這種球體。
這種球體,單個可以儲存500噸碳粉。
儲存了碳粉的球體,將被扔到金星地表。
沒有錯,儲碳球會被扔到金星地表,而不是儲存在浮空城市之中,浪費浮空城市寶貴的浮力。
這種方案,就是為了快速實現金星的大氣層改造,將大氣層中的碳元素,固定在地面上。
這是利用了金星大氣層的能量,逐步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