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現在是活靶子,自顧不暇。”
皇后眼瞅著皇帝如此依戀苑昭儀,以為皇帝繁衍子嗣的名義招了不少人入宮,這一招的確管用,皇帝沉醉溫柔鄉,后宮烏煙瘴氣。
后宮不合,前朝諸多怨言,再加上皇帝這個皇子寄養在良妃這里,良妃沒有母家依靠,臣子們諫言頗多,直言要為皇子找個有背景的母親。
最后還是七王爺力排眾議,順了皇帝的意,讓小皇子依舊養在良妃處所。為此皇帝還特意感謝了七王爺。
小皇子六歲那年,苑昭儀生了一個女兒,晉為淑妃,上邊只有皇后和嘉貴妃了。
憑借最小的公主,淑妃獲得皇帝更多的寵愛。
也正是那一年,北方游牧民族大軍壓境,皇帝如夢初醒,朝堂一片混亂,最后還是七王爺領兵消除了邊境的滋擾,從此大臣們對皇帝的所作所為諫言更多,有老臣以命諫言皇帝多花心思在政事。
奈何后宮不合,皇后跟著混戰,能明哲保身的人不多。
淑妃合縱連橫,最后把嘉貴妃也拉下戰場,皇帝親自下場調解,好不熱鬧。
在皇帝疲憊于后宮之時,七王爺南征北戰,平息戰亂,百姓歌功頌德,朝中傳言,乃不知有皇帝,只知七王爺。
皇帝三十六歲那年,暴斃于嘉貴妃寢殿。
幸虧七王爺已經班師回朝,守住了皇城,守住了他們家的江山。
小皇子太小,不能即位,良妃也是沒靠山的,不能替小皇子張羅什么,唯有皇后不停奔走,小皇子即位她還能撈一個太后的位置,小皇子若不能即位,她的榮華富貴就成泡影了。
皇帝生前并沒有為小皇子攢下基業,也沒替他攢下任何口碑,反而是名不正言不順的理由一大堆,最后在淑妃里應外合之下,七王爺坐上了皇帝的寶座。
七王爺于哥哥不同,從不流連后宮,自身在芳華之外,只有一個皇后沈如瀾,沒有其他嬪妃,倒是把哥哥的小皇子和公主們養在身邊。
良妃也就理所應當的還在她的嬌蘭殿,淑妃仍在后宮有一席之地,孩子們慢慢長大,良妃又能閑出時間來做她的首飾了。
直到那日皇后沈如瀾過來,告訴她淑妃沒了。
良妃穿珍珠的手突然抖了一下,珠子散落滿地,紅彤彤的像是皇城的楓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