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候,漁民協會里說張大爺三個人收工早了些,讓他們下湖,再去長河的長河古道放一下張鉤,集體的活動,多做事多得工分,張大爺和爺爺、二狗子在協會里拿了兩盤張鉤,又劃著船兒來到了長河的古道黃漣嘴山前。
這里的長河依著花山的飛鵝頭,黃漣嘴的山腳,繞著山峰,在石安賽古渡口轉過彎,沿著上下堵口,從童家嶺過去,便進了菜籽湖。三個人把船劃在黃漣嘴山前,選了一處有水流的地方將兩盤張溝放進了水中。
張鉤是一種比較鋒利的鉤子,鉤上有倒刺,放張鉤之前,先找著岸邊的水中,用壓石將張鉤的張綱壓在水中,插上棍子作記號,然后劃著船,爬在船舷邊,一邊放著張鉤,一邊將張綱上的壓石放下,因為壓石是穿在張綱上的,張綱上掛著一排排的張鉤,那壓石是用石頭鉆孔而成,帶著張綱上的張鉤壓在水底,并不影響船兒的來往。
三個人將張鉤放好,順著張綱在長河的另一邊壓好壓石,插上樹枝做上記號,便將船兒停在岸邊,坐在船上談著閑白。這時遠處石安賽古渡口的渡船上,擺渡的王大爺喊了一聲,招手讓三個人到他那邊去。
王大爺的祖上世代都是在這長河古道的石安賽古渡口擺渡的,現在船也歸了公,只是還讓他在這古渡口擺渡,每天按十分工算,三個人走到古渡口,這里今天過渡的人少,半天都沒人來了,王大爺從口袋里拿出一包黃煙葉子,從腰帶上抽出長長的竹煙袋,將黃葉子揉了一小撮放在銅煙鍋里,從口袋里摸索著摸出一小張火柴皮,又摸出一根火柴,點著銅煙鍋里的黃煙葉子,狠勁地嘬了一口,將竹煙袋遞給張大爺:“可嘬一口?”
張大爺擺了擺手,問王大爺:“你這比以前擺渡可好些?”王大爺又將竹煙袋對著嘴里嘬了一口煙,將煙竿拿了,抬起腳,銅煙鍋靠著鞋幫子上磕了幾下,將銅煙鍋里的煙屎磕了,點了點頭說道:“現在比過去輕閑些,過去還要起早貪黑的,現在有時間規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