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有體會,甚至親身經(jīng)歷過。
而且現(xiàn)在,也不是怕死能夠解決的問題,而是有人想要他的命,他若是不有所準(zhǔn)備,那就是甕中之鱉,任人拿捏,他還不想死,還想好好活著,甚至還想帶著關(guān)心自己,愛護自己的人,一起活著。
為此,他甘愿付出一切。
其實他一直都有一個想法,那就是以自身承載世界,他也有這個資本,他所熔煉的異獸,最核心,也是最大的收獲,其實不是力量,也不是法則。
而是這些異獸,血脈之中,所攜帶的種族傳承,這些傳承,都是這些異獸的先輩,用無數(shù)會元的時間,從開天辟地之時直到如今,所領(lǐng)悟的豐富經(jīng)驗。
不管是六翅金蜈的空間之道,“正立無影、飛身托跡”,還是三足金蟾的世界道‘吞納星河、混沌世界”,還是怒晴鳳凰的大日涅槃之道,“補天浴日、大日橫空”。
其實這些,都是他們血脈中所帶來的饋贈,是這些異獸無數(shù)的先祖被,在遠古蠻荒戰(zhàn)天斗地,所總結(jié)的血脈進化的精華,也是生物追求超脫的本能。
這些,才是李陽所得到的最寶貴的傳承,任何一道,拿出來,都能夠比肩這世上的任何神通。
在洞天開辟之初,李陽就一直與一個想法,那就是吞納洞天于腹中,以此成就世界道,也可借此,把體內(nèi)的三足金蟾,往前推進一步,成就能夠與祖龍、始祖鳳凰比肩的道果神獸,‘世界蟾’。
只是對此,他也一直很猶豫,雖然他的身體之強,絕對能夠堪比任何成年的上古異獸,完全不是幼年的三足金蟾能夠比擬的,但是想要承載一個洞天空間,明顯還不夠。
更何況骷髏島的面積之大,也完全不是小型洞天能夠比擬的,光是其重量,就超過億萬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