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村里出來的,知道豬和雞就是村民的命根子。
平常下的雞蛋都舍不得吃,換個鹽巴啥的過生活。
“沒事!快跟俺去村里!”
村長拉著楊正東就帶頭進了村,其他村民也熱情的招呼老師們進村,只是不敢靠太近,生怕把人衣服給弄臟了。
村部就是個破窯洞,里面擺著兩張破舊的辦公桌,還有一張缺了一條腿,看起來歲數應該比他們這些人都要大。
窯洞太小,坐不下這么多人,村長就讓人挨家去斂板凳,大家坐在窯洞前面的平臺上說話。
還有兩個熱情的大姐,不停給大家倒著水。
不過很多老師端著水,不知道要怎么喝下去,下面黃色的水銹看起來都有點瘆人。
楊正東自然也看到了,他其實也有點不知道怎么喝下去,但看村長一直招呼,端起碗就喝了下去。
味道還行,稍微有點咸,還有就是水銹有點大,最后兩口嘴里跟吃沙子似的。
“林叔,村里現在吃水還困難嗎?”楊正東放下水碗問道。
“不困難,不困難!都是馬秘書長(馬麗苒)幫了我們大忙啊,她過來考察的時候,看到村里吃不上水,就修學校的同時給我們打了兩眼深水井,還出錢給大家伙修了條灌溉渠,不過那條流沙河水也不多,大家商量好隔一段時間放一次水,現在吃的都是深井水?!?
村長露著一嘴的大黃牙,高興的合不攏嘴。
叫林叔,不是因為村長姓林,是他的名字叫毛成林,楊正東也隨著大家喊他林叔。
“那就好!我聽說咱村一直養羊,咋來了村里沒見到呢?”
楊正東找著話題跟村長林叔閑聊,馬麗苒介紹過這個村子,主要就是靠養羊為生。
跟岳峰老家那邊差不多,畢竟距離也不是很遠,都屬于大西北。
只不過岳峰是晉西北,這是陜州的西北。
“唉,養不成了??!周邊幾百里都被啃成沙地了,不敢養嘞!再養下去,子孫后代都沒住處嘞!”
村長嘆了口氣說。
“那咱村靠什么為生呢?”
“打工!村里年輕力壯的,從十幾歲就出去打工,現在村里不是我們這些過六十干不了的,就是剩下那些婦女和娃子了!沒辦法,總得要生活不是?”
“那就不能種點什么?”
“地都成沙子了,啥也種不出來,馬秘書長幫我們找了專家過來,說俺們這片只能種耐旱固沙的品種,馬秘書長還給俺們捐了款,幾個村子買了不少樹苗,正在治理沙化呢!”
“只要大家下狠心,早晚會將這里治理好的,到時候日子就好過了!”楊正東只能鼓勵。
這里前世也有藍本,就是著名的毛烏素沙漠地區,經過幾代人的沙漠治理,同樣將沙漠治理成綠樹成蔭的塞外江南。
只不過這一世動手比較晚,國家的政策支持力度也不夠。
如今這個地區還沒有看到成效,但是相信堅持下去治沙,早晚有一天會將這里變得跟前世一樣。
“村長,你看我弄了只羊!”
一個老漢牽著一只半大山羊過來了,沖著林叔大喊道。
“老四,有本事!哪弄的?”
老林比劃了個大拇指說。
“黃灘村弄的,聽說學校的老師過來了,就給牽了個羊來!說吃完飯他們再給老師送些東西過來!”
被稱為老四的那位大叔,高興的連說帶比劃。
“林叔,這……”
楊正東立馬聽明白了,趕緊想讓林叔將羊給退回去。
如果說雞、豬是命根子,這羊就是農民的心尖子。
咋能給人吃了呢?
“沒事,這也是他們黃灘村的一點心意,等到學校能上學了,他們那邊的娃子也會過來,給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