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藏下。
席間百官大臣相互打著招呼,商討著唐國內政以及邊疆戰事,其中還會出現幾聲關于花樓姑娘的言辭,然后引起一陣哄笑聲。
正在這時,門口處的侍衛突然開口沖著里面大喊了一句。
按道理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員才值得如此待遇。
李休是世子,本無官職,但身份特殊,況且世子身份本就不同。
因此也被喊了出來。
場間氛圍一靜,觥籌交錯間所有人的視線都放在了門口那道青衫少年的身上。
萬眾矚目那少年不閃不避,面不改色,徑直走到了正中央。
也不說話,就這么抬頭靜靜地看著首座高位上的楊妃。
自從他回到長安之后,關于他的傳聞就不曾平息過,尤其是最近老喬劍劈天門更是響徹了京都,不知震撼了多少人,真可謂是雖死猶榮。
而前不久有聲音李休加入了書院,而且似乎能夠重新開始修行。
書院沒有否認,李休沒有否認。
既如此,那便是默認了。
書院與現在的陳留王李安之不和,李休身為子侄卻加入了書院,再想起十四年前的那個傳聞,這其中的一切似乎都在清晰不過,只差著拿出一根針輕輕挑明。
而且朝中百官都知道當年李來之之所以會戰死,和楊妃有不小的關系,也正因此陛下才會愛答不理的狀態。
與李安之覬覦王位的傳聞不同,楊妃參與李來之的死可是有確切證據的。
這一點人盡皆知。
楊妃俯首看著李休,渾濁的眼中有著一瞬的恍惚,拿著杯子的手不自覺的顫抖了一下。
那雙眼睛,當年的李來之就是那樣的一雙眼睛,一樣淡泊的眼神。
二人對視,半晌無話,場間的氣氛漸漸凝重起來,慶生的戲曲聲音越來越小,直到消失不見。
“殿下?!?
有大臣開口提醒道。
太尉齊秦閉著眼老神在在的坐在椅子上,似乎感受不到眼前的一幕。
“李休,來我這邊坐?!?
太子李弦一沖著他招了招手,道。
無論怎么說,今日是楊妃的壽宴,朝中百官齊聚一堂,再大的事,再大的恩怨也要過了今天再說,否則誰的臉上都不好看。
李休卻仿佛沒有聽到一般,仍舊靜靜地看著楊妃,場中氣氛更加沉重。
片刻,他沖著楊妃行了一禮,然后起身凝視著那雙略渾濁的眸子,眼中帶著平靜,身子挺直,輕聲道“今日太妃壽辰,本世子走的匆忙,只準備了一件禮物?!?
百官松了一口氣,太子臉上的神情也淡了些。
楊妃耷拉著眼皮,有些好笑。
“世子用心準備,定是厚禮?!?
李休點了點頭,語氣逐漸淡漠“是厚禮,只不過在送禮之前還要請您做一件事?!?
“哦?何事?”
楊妃的臉上露出了一抹興趣。
“李休,請您赴死?!?
他拱了拱手,又行了一禮,神色鄭重。
太子猛地從座位上站了起來,有杯子碎裂聲音響起,朝中百官大驚失色,盡數起身。
太尉緊閉的雙眼終于是睜開了一條縫隙。
“我活了十九年便厭了人間,您活了一千年,自然早該倦了,不如就此歸去,生于此天此時此刻,死于此天此時此刻,如何?”
李休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