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監的唱喏中,天子和天后走上了九重丹陛,一一落座之后。
立馬有大臣越眾而出,是鴻臚寺的人,他一臉喜氣洋洋地說道,“恭喜天后,陛下,昨天神都滿城紫霞,這是盛世之兆啊。”
作為執掌禮儀和外交的官員,他當然知道昨天蒙國使者前來議和,不過聽說卻被天后叉了出去,他當然不會繼續在這件事上觸天后的眉頭,專門挑好事說。
天降紫霞當然是好事,在場的官員們紛紛都想要討這個喜氣。
這個時候,順天府尹突然開口,打斷了應和的眾人,“啟稟陛下,天后,臣有事啟奏。”
在場的都是官場老油子,順天府黃準前段時間才被天后抓住把柄責罰,如果不是坤城城隍那里出現變故,恐怕早已被貶謫邊境了。
現在他不韜光養晦,反而出聲發言,那絕對不是一件小事。
天后鳳目微瞇,不過對方乃是順天府尹,又是皇帝的老師,如果在大殿之上不讓他發言實在是說不過去,“黃愛卿有何事?”
黃準開口說道,“這兩天,京城突然出現一手兒歌。”
說著黃準開始唱道,“圣母后,龍鳳姿,理朝政,御外敵,大盛江山萬萬年。”
在場的眾人初聽之下并沒有覺得有什么不對的地方,甚至很多人來上朝的時候,同樣聽過這首兒歌。
“不知道天后是龍,還是鳳啊?”
唱完兒歌之后,黃準隨即喝問道。
他的聲音不大,但是卻如同驚雷一樣響徹朝堂。
威嚴的盤龍柱,一個個大臣們只感覺血壓上升,無形的威壓從天而降,讓他們忍不住埋頭。
紛紛在心里責怪黃準,好你個黃準,明明今天是大喜事,大家歌功頌德一番,領了賞賜就可以下朝。
老婆孩子熱炕頭不好嗎?
你非得拉著所有人玩一把大的。
“大膽!”一位楊家的官員在最初的震驚之后立馬站了出來,似乎是因為過于的憤怒和激動,身體都微微有些發顫,對著上首的天子魏明拱手道,“陛下,我朝以孝治天下,如今天降祥瑞,黃準卻妖言惑眾,請陛下治其大不敬之罪。”
不等上首的兩位君主表態,黃準先一步怒目看向這位官員,“我才要請陛下治你大不敬之罪。”
說著他從衣袖中拿出準備好的奏折,“臣聽聞這首兒歌之后,就立馬覺察到了其中不對,統治八城城隍連夜暗中查找,終于找到了兒歌的源頭,那就是傳自楊家,上面人證物證俱在,同時列舉了楊家八項罪狀,請陛下御覽。”
黃準將奏折高舉過頭頂,大太監一時間有些不知所措,因為按照以往的慣例,朝廷中上書的奏折都是由訓政的天后先閱覽,然后再抄錄一份給當今天子。
如今黃準狀告天后的娘家楊氏,而且直接讓天子御覽,他是該不該遞給天子呢?
天子魏明看出了大太監的猶豫,他壓制著心中的怒火說道,“將奏折拿上來!”
天后仍然不發聲,大太監只好將奏折從黃準手中接過,然后顫顫巍巍地遞到御座之上。
魏明快速地瀏覽著奏折,眼神中憤怒越發積攢,就像是壓抑已久的風暴,他狹長的眼眸不自覺地瞇起,像擇人而噬的猛獸。
不過幾分鐘的時間,大殿之中大臣們背脊越發彎了下去,不敢發一言。
直到天子魏明將手中的奏折重重摔在丹陛上。
這個時候,坐在一旁的天后突然開口道,“來人,將楊復拿下,免去衣冠。”
天子神色微驚,看向天后。
天后嘆息著說道,“皇兒有所不知,哀家的娘家如今恃寵而驕,哀家本身卻又勞心國事,疏于管教,因此才有如今之禍,實際上,哀家已經在命人暗中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