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完美的政策,只能在開始的時候,盡可能減少弊端。
想了想,楊定笑著說“那行,就從正本清源開始。土地得厘清,收稅得明確。第一,一畝地收農(nóng)業(yè)稅,兩成。”
閔東升他們連忙贊道“陛下英明。”
“誒!別急。朕只說了第一條而已。”楊定搖了搖頭說,“丁稅和諸般賦合二為一,統(tǒng)統(tǒng)劃入畝爭之中。給朕做到,‘盛世滋丁,永不加賦。’和‘?dāng)偠∪氘€,地丁合一。’兩條之中,故而在往上加三成。若是沒有爵位,或者超過免稅額度,多出來的一畝地,至少收五成的稅。”
楊定可不是康麻子,夏集兒來一個“盛世滋丁,永不加賦。”然后就自詡自己給老百姓減負(fù)了。
胡鬧。
先不說那時候清朝已經(jīng)弄了一堆名目的賦還得照常收,更何況古時候賦稅是分開收的,賦是給皇帝的小金庫,稅才是給朝廷運(yùn)轉(zhuǎn)的。
你皇家可以不要,但地方官有的是手段加稅,然后收到自己口袋里。
所以楊定干脆點(diǎn),直接不要了,來一個丁稅和賦直接不要,全部甩在地里。
誰家的地超了自己爵位的定額,誒嘿,那是誰倒霉。
不過五成其實(shí)也不多,因?yàn)楝F(xiàn)在靖國執(zhí)行的標(biāo)準(zhǔn)就是五成的征收額。
但靖國一半土地處在熱帶,水稻一年三熟,哪怕征收五成也能吃得飽。
若是放到北面,越過大江之后,這種搞法,很可能會搞的老百姓造反呢!
“陛下圣明!”
閔東升是真的佩服皇帝了,這丫的夠狠啊!
為了搞地,連本該給你的錢都不要了,這得多大的決心啊!
“都說了別忙,還有呢。”楊定繼續(xù)說,“第三條,就是階梯稅法。根據(jù)每家每戶定額之外,超過十畝地得加征一成稅,十畝地以內(nèi)加半成。
十畝到一百畝之間,加一成五。
一百零一畝到五百畝,加兩成。
五百零一畝到一千畝加兩成五。
一千零一畝到三千畝加三成。
三千零一畝到五千畝加三成五。
五千畝至六千畝加四成。
此后,每多千畝加半成,且不設(shè)上限。
就意味著,超過的產(chǎn)物,折銀算,并且是以兩倍銀兩這算。算作懲罰。”
聽完這話,閔東升是憋得無比難受,最后只能咬了咬牙,忍著肉疼道“陛下英明!”
楊定笑了,這世家不愧是世家,忍受力就是不一樣。
但是接下來,我看你們還能怎么忍。
“第四條,商稅。”
楊定看向臉色微變的世家大臣,微微一笑說“即日起,朝廷增加二部。一曰商部、一曰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