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州盧林府趙縣。
作為縣里唯一的超大戶,趙家坐擁了整個縣城三分之一的面積作為府邸。
曾經趙家并未被朝廷遷徙走支系之時,趙家人住滿了整整三萬人。
但現在支系一走,嫡系一脈就剩下三百號人,外加一萬多的奴仆侍奉,府邸卻顯得空空蕩蕩。
出了縣城,城北一方,烏云遮蔽,黑煙滾滾,令人望而生畏。
整個城北,就是趙家的鐵廠,號稱三萬工匠居住的地方,日夜不息的冶煉,年產高達三千噸的炒鋼基地。
沒錯,趙家的生產模式,還是使用炒鋼法,配合一些水里鼓風機和翻炒用的畜力鏟子,已經能做到年產三千噸了。
在列國世家之中,都能排的上號的強大。
這也是為什么謝青山不想楊定和趙家起沖突的原因,畢竟年產三千噸的鋼鐵,對于一整個國家來說,實在太重要了。
要知道唐代的時候,全國統計加上未統計下來的數據,能有兩千噸,就已經是世界一哥了。
而單單趙縣一地,就有三千噸年產量,可見趙縣的潛力。
所以趙家人一直很孤傲。
拿著從軍器監發來的書信,趙家家主趙信打開一看,呵呵冷笑的隨手丟進火爐里。
“這小皇帝怕不是飄了?不知道靖國泰半的鋼鐵都是我趙家生產的嗎?居然還敢壓價!”
趙信的冷笑吸引來了隨行的家族老者,其中一個在火爐旁擦了擦汗說“壓價?壓了多少?”
趙家有人在軍器監里任監正,手里有權,自然得為家族謀利。
只是趙信一開始訂的價格雖然離譜,但不可否認很令人心動。
如果朝廷能答應下來,趙家哪怕只做一年的三萬件,算上鐵票,可就是三千萬兩白銀的收入,毛利率更是高達兩千七百萬兩呢!
只要這筆聲音成了,他們趙家可就發了!
“值一百五十兩白銀的銅幣一領札甲。”趙信啐了一口個唾沫,“想得到美!現在銅幣多賤?。∷鳛橐粐?,居然還有臉拿銅幣結算?而且還是一百五十兩一領,想什么呢?”
“確實太低了?!?
長老們都對楊定給的價格不滿,你說你做買賣有來有回聲也是正常,但你不能一刀砍下來,直接把我們的定價砍成一折吧!
第一刀怎么也得留點情面,開個五折不是?
“我會派人去告訴趙晶,用銅幣結算也行,值一千五百兩銀子的銅幣一領,否則休想我趙家流出半副甲胄和一把兵刃!”
趙信自信滿滿,他根本不在意楊定答應或者不答應,撫著下頷輕笑“反正著急的是他靖國,若是甲胄不到位,靖國怎么和辰國打?要知道現在前線的披甲率不到三成,伴隨著戰事吃緊,辰國就算抽不出兵力支援南方,物資上絕對不會少多少,到時候等辰國的披甲率上去了,靖國只有滅亡!你我這等世家,照樣能活得好好的,不妨事?!?
“也是。”
眾多長老贊許回答,一個個捋著胡子老神在在,隨著趙信巡視著此間的工廠。
……
七日后,御書房。
楊定面色鐵青的聽著謝青山奏報,趙家的態度,語氣極度不善“這么說,趙家是鐵了心要跟朕對著干了?”
謝青山和馮裕都默不作聲。
“準備一下大典,朕要御駕親征北伐辰國?!?
楊定吐出一口濁氣,眼中閃過獰色“這一次,朕走陸路去!”
“喏!”
謝青山和馮裕拱手退下,沒人阻止皇帝。
畢竟誰也不敢阻止?。?
鋼鐵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怎么可能將鎮國之器假于人手?
趙家這是取死之道,怨不得別人。
兩人剛出御書房,一邊聊道“陛下的威嚴日益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