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萬里,卻不見任何的陽光。
時值雨季,清江陰雨綿綿,兩岸陽光微拂,春風怡人。
今年的清江,又是江中雨,兩岸春的神奇景色。
水流因為雨季的到來顯得湍急了點。
不過依舊有大量的戰艦劃破碧波,在徐徐北風的作用的,毫不費力的朝著北面前進。
“唳!”
江畔一聲蒼鷹鳴叫,盯著沉重的濕氣,一頭鷹快速抵飛速的落在船沿上。
侍衛一看是信鷹,連忙取下鷹腿上的信,根據記號,轉交給了西廠。
西廠收到后稍微一翻譯,立刻匆匆朝著皇帝的旗艦送過去。
此時的楊定正在不停的批閱來自五羊城的奏報。
最近五羊城附近的府出現了一種情況,那就是傷殘退役而無緣北伐戰爭的老兵,拿著退役費用和銀行貸款,在直隸州買房買地受阻了。
原因竟然是直隸州的土地幾乎被買了。
他們有著直隸州的戶籍,卻買不起直隸州的土地,弄得直隸州內的老兵跟地主租種土地,結果地主開的價格高了,弄得他們怨聲哀哉。
夏千秋聽到老兵們的抱怨以后,就整理成奏折送了上來。
叫楊定拿主意。
可楊定有什么辦法?直隸州的土地現在不買,未來肯定越來越貴。
現在直隸州的地價,堪稱全國之最,一畝地最低都能賣到八兩銀子。
并且八兩銀子還是鄰近其他州,不在必經之地的荒地。
通常以荒山居多,雨林地貌的靖國,水土流失嚴重,開發成本高昂,許多老兵都是傷殘人士,這一筆巨額的開發費用,就能逼得他們望而卻步。
也就是如此讓很多老兵空有爵位,卻沒法實現土地的免稅,還得跟大地主們租地的奇特現象。
當然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地主們的土地數量過多,如果按照階梯的地稅法,單單論收稅政策,就能逼得他們傾家蕩產。
于是,這群人想盡一切辦法避稅。
分家分戶都是小事,還有一些地主想搞合作社。
然后將那些沒有土地的老兵納入合作社內,用他們的名義去避稅。
要知道靖國如今正在大搞合作化,并且合作社的免稅名額,是根據所有的合作社成員總額度計算的。
這么做其實就是為了讓數額能好計算。
且讓規模化生產成為靖國的主流。
不過,平民的合作社卻不帶地主們一塊玩了。
當然,更多的還是地主和世家之間,剛開始都瞧不上普通老百姓能干出大事業來。
但這半年一過,合作社下的平民一個個都富了起來。
看得地主們無比眼紅,想要加進去卻沒有人愿意這群老爺進來。
加之,合作社的對于底層的百姓而言堪稱生產利器。
楊定找了不少朝臣,群策群力,終于確定了合作社的收入模式為多勞多得+工分季度獎+股份分紅的方式。
即根據每個人出工的時間,進行時薪量化,然后分組。
分完組別,再根據現場工作的情況,下工之前,小組間立刻采用不記名投票。
投票采用均分制,掐頭去尾以后,平均一下,就能得出最正確的工分。
這個工分就是季度獎的依據。
而合作社每年的營收拋去生產成本,貸款,工分季度獎支出,還有留用的項目款項,剩下的就是年底按股份進行分紅。
如此一來,平民的合作社就不那么容易出現大鍋飯現象。
大家想要拿高分紅,很多的年輕人都在動腦子,尤其是五羊城周圍出現什么新鮮的玩意兒,能引進的大家都引進來,只要能增加收入,那誰會拒絕?
綜上所述,靖國的民間活力是肯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