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晉級都不知道。
只有一些跟朝廷接觸比較多的城市,亦或者已經嘗到軍功爵甜頭的士兵,才知道什么才是未來。
通過戰爭獲得功勛兌換爵位才是未來!
所以,辛超再說了一些好處之后,加上最近一段時間流傳在辰國境內的二十級軍功爵制度的吹噓,許多辰國士兵之中不少人出現了動搖。
更何況,此時鐵山的部曲大部分來自靖國。
哪怕是這批親衛,也有一大批人都是最近招募的。
全部都是韶關以南的百姓。
他們飽受戰爭迫害,其實心里對辰國的感觸并不咋樣,要不是鐵山給的錢多,他們根本不會繼續留下來。
但是現在,靖國拋出了橄欖枝,只要加入靖國,就能為了自己奮斗,似乎聽起來無比美好。
普通人追求的東西都很簡單。
一、吃飽穿暖。
二、繁衍生息。
三、上升希望。
四、家境富裕。
但這些東西,辰國通通沒有。
是的,在辰國的控制下,韶關以南的土地上,稅收增加了數十倍,一年畝產不過兩千斤(三季產量),就會被征收走超過一千八百斤的米糧,剩下的兩百斤能干什么?
礦山被達官顯貴勾結世家搶走,去了工坊還得簽署賣身契,從此淪為奴隸。
哪怕進了軍營,辰國的世家根本不把普通士兵當回事,多少人餉銀拿不滿?
打仗之前甚至連口飽飯都沒有!
也就是鐵山人好,不克扣,在軍營內比較重視這些問題,要是換做其他世家子弟掌權的軍營。
貪污腐敗,肆意打罵,甚至一個不順眼就動手殺人。
但是這群人不僅沒有人反抗,反而默默忍受。
只因為三百年的大利王朝,世家們早就把血統理論潛移默化進了各個人心中。
尤其是越往北,普通百姓甚至就以為他們的天就是某地的世家。
靖國是因為地處南疆,處于近一百多年才被開發,且有相當一部分百姓是歸化進來的曜族人,這才避免了全軍覆沒。
雖然一開始大家還對靖國抱有懷疑,但辛超費盡心思的慷慨陳詞,也是十分有道理。
能為了自己奮斗,那為什么要替別人賣命?
一時間人心渙散,鐵山的臉色終于難看了起來。
“莫要被他欺騙了!靖國可是拿人頭記功的!等你們降了,他就動手砍下你們的頭顱!爾等的頭顱,可是他們的功勛??!”
鐵山一張口,所有人心頭都是一緊。
萬一被拿去當了記功的人頭,那豈不是虧大了?
氣氛頓時微妙。
“哈哈哈!可笑!可笑??!鐵山??!你難道不知道靖國的軍律有言,無故殺本國百姓,動手者夷三族,上官按律論罪,最高斬首,最低貶爵,律法之嚴苛,我等可不會隨便觸犯?!?
辛超聳了聳肩道:“順便說一句,凡是愿意束發自請加入靖國的人,只要會說官話,或者在靖國實控區域內擁有田土,登記了戶籍,都能算作靖國的人,哪怕沒有,也可以通過束發,來歸納為靖國的百姓!
殺本國百姓這種事情,我們可不會做。不過,機會給你們了,要知道成為百姓,還不等于享受靖國的二十幾軍功爵,你還得上戰場或者給朝廷做工,甚至參加科舉才能升爵,不然你沒有免稅的權利!
可是現在有機會,你們自請加入靖國,拿下鐵山或者辰國反抗軍,你就能獲得軍功,最低都是一個庶民。一個庶民,可以免稅十畝地!朝廷給軍人提供低息貸款,幫助你們買房買地,機會難得,先到先得,錯過沒有!”
辛超的一番話,就讓鐵山心頭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