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道
“剛剛又確認了一條消息,明天在幻想大廈即將舉行的研討會的主題,是‘部分機箱結構與保護知識產權關系’。與會單位有幻想,同方,東南,方正等企業。”
趙宋頭有點懵,疑惑的看著廖櫻竹,問道“這名字我怎么聽著這么耳熟?”
快速的翻動著手里的資料,片刻之后,廖櫻竹抬起頭來。
“年前,也就是1993年12月24日,幻想集團總部6樓會議室召開‘發展漢字輸入技術與保護知識產權關系’研討會
到會的有幻想集團原總工程師、幻想漢卡發明人尼院士,種花長城計算機集團公司總經理,中信技術公司,京城曉軍電腦公司,四通公司總工程師等計算機和漢卡生產廠家,以及有關漢字研究的專家學者”
趙宋恍然大悟“五筆字型?”
王碼五筆——不亞于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它的發明者,是種花十大功勛程序員之首,王永民。
廖櫻竹點頭確認“是有關五筆字型的會議!這次研討會推出驚人的論調。
到會的一些人士認為:五筆字型技術中的字根出自于漢字的039橫039、039直039、039撇039、039點039、039折039等,這些039橫039、039直039、039撇039、039點039、039折039,都是幾千年祖先流傳下來的,是公眾所知道的所以五筆字型技術也應是公知技術,不應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1994年初。
時任京城市中級法院知識產權廳廳長、現任京城市中級法院一中院副院長的宿遲宿遲畢業于京城大學,曾被公派到德國深造一年正是他主持了五筆字型專利糾紛案一審的審判工作
宿遲與記者談起該案時曾說:“在種花的軟件業,目前只有五筆字型軟件能夠與國外跨國公司如微軟、a等公司的軟件抗衡,并擁有種花自主的知識產權,這樣的軟件不受保護還保護什么?”
宿遲的這番話到今天仍然擲地有聲
1994年中旬,北京市海淀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一位負責人與筆者談起五筆字型案時說:“我認為向五筆字型發明人王永民和王碼公司交付使用費是應該的,但不能交的太多,應該協調一下”
1994年底王永民對筆者說:“有人說我勝訴了,國家的錢部流入我的腰包里,其實這些人錯了,交納五筆字型使用費的大頭是國際跨國公司”
1997年7月25日,京城市高級人民法院做出最終判決,判決“五筆字型”3版專利權不保護“五筆字型”第4版,王永民敗訴。
由此,五筆字型是白吃的午餐,成為“公知技術”
……………
所以,資本這種東西,就算是再有情懷的某些人一旦處于其中,情懷也會變成利益!
聽到是尼院士主持的那種會議,趙宋面無表情的瞥了一眼坐在角落里,一臉黯然的尼院士,不言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