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理解的好看和高質量不同,打個比方,《紅樓夢》和《西游記》這兩本書,若說質量,《紅樓夢》應該更高,但是論好看,那肯定《西游記》好看多了。
我個人更想呈現的作品,首先是傾向好看,在保證好看有趣的前提下,融合高質量的劇情,讓作品不僅僅是好看,看過以后,還有回味和驚喜的東西。
說到這里,我想提一下作品的細節。
以前看到別人夸一部作品細節好,都是潛意識里認為是人物描寫細膩,環境描寫細膩等,心理活動和動作描寫細膩等。
所以我一直認為我的書,細節并不好,因為我沒把精力特意用在了這些地方。
人物方面,前期我還試圖去挖掘一些深層的東西,比如趙無相和葉凜傷,以及胡雪菲,挖掘他們后背的情誼,使命,經歷,無奈等。
后來,我覺得我并不想走群像風,因為一旦走群像風,最后為了人物形象豐滿,總免不了要塑造一堆苦大仇深的角色,和他們充滿苦痛遺憾的一生,讓讀者看著累。
一旦苦大仇深了,作品質量確實在某些意義上提高了,但是好看度和有趣度卻大大降低了。
我這部作品,只想傳遞快樂的情緒。
所以之后的配角,我基本上沒有深度挖掘他們的人生經歷,我只要求他們一個特點,就是喜感,能和主角碰撞出有趣的故事。
于是這部作品,在古廟之戰后,確定了整體基調,就像一個喜劇電影,配角無論多壞,一出場就是喜感的,主角與他們交手,也少了之前的命懸一線那種緊迫感,更堅定了無厘頭路線。
雖然如此,但是我依舊保持了配角刻畫的底線,就是不降智。
我也知道刻畫細節這些方面是我的弱點。
直到評論區出現一個夸我細節的評論,我覺得很意外,但是又覺得很合理。
因為,我真的下了很大功夫在細節上,但是并不是在描寫的細節上,而是劇情的細節上。
這也是我堅持的方向,我愿意把精力花在劇情打磨上,一遍兩遍三遍,花幾個小時都行。
但是我不愿意把精力花在描寫上。我如果愿意把精力花在這些描寫上,以我的寫作功力,也是可以寫得不錯的。
但是,我認為網絡小說的核心,還是劇情。
所以,我的劇情細節,基本我反復精雕細琢,都打磨了好幾遍,補丁打過很多次,才最終有了最后合理的效果。
打個比方,林家小院女門神那段滅了八惡人的劇情,我原本想法,是林語在小院浸泡金經銅骨浴,然后林云海為了保護他,而跟八惡人廝殺,拼得筋疲力盡,一直維護到林語成為武道宗師,然后林語成就武道宗師后大殺四方。
既感動又熱血。
后來我覺得這個劇情,太平常了,這種劇情在其他網文里,隨便拉出來就是一大堆,我不是很滿意。
于是就改了,改成了女門神劇情沈清蕓和宋悠言稀里糊涂的團滅八惡人而不自知。
改成女門神劇情之后,我又覺得他們四對四互相打死,配角有點降智了,不符合常理,因為正常的話,他們會開口,會跑,會知道自己打了自己人而停手。
于是,我就完善了劇情,加入了明珠尋找狂毒解藥的劇情,跟沈清蕓叫人棒打林語結合起來,用狂毒來合理化這場廝殺。
然而廝殺后,林語回家又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與兩個女門神沒有那種,林語要夸她們,她們又怕被林語責怪的喜劇效果。
于是,又再次完善劇情,打個補丁。就是《周至武傳》這本自傳書的出現,讓林語知道了他們的行動。
而《周至武傳》這本書在八十七章的時候就已經安排了,到了一百七十多章,才出現它的作用。
既是劇情補丁,又是一個伏筆。
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