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公主如今不過四歲,時常坐在她父皇腿上揪他的胡子。
蕭珝對唯一的嫡公主是好的沒話說,季研這當娘的自然是樂見其成。
太后從前因著陳寧寧那事,加上時常不在宮中,和季研也沒那么親近了,但面上還是一如既往。
季研時常帶著孩子去壽康宮,兩人之間的關系也好了不少。
季研也不求親如母女,只求過得去就行。
蕭珝待她是一如既往,兩人也沒紅過臉。
季研覺得,如此就好了。
裴嬪這幾年到也還算老實,去年年底,蕭珝給她晉為了從二品的修容。
建豐二十年,五皇子也十二了。
他時常在御書房里聽蕭珝與朝臣議事,耳濡目染下,加上謝太傅教的用心,他本身又聰慧,長進不是一點半點。
不懂時就問,有時提出的見解也是讓人耳目一新。
時常出入御書房的朝臣們也贊他聰慧又沉穩。
明明四皇子比五皇子大,但蕭珝只時時將五皇子帶進御書房,可見他的用意。
恰巧這年南方大旱,還發生了小范圍的暴亂,蕭珝派了五皇子去賑災平亂。
自是不止他一人,還有些輔臣,隨行的還有已經是御前統領的季晨。
季晨身為五皇子的親舅舅,自然會全力護他。
兒子遠行,季研就算知道蕭珝會安排好一切,但心里還是難免有些擔憂。
索性五皇子一行人離京一個月,將事情辦的很漂亮,在南邊的百姓中也打出了一個仁善的好名聲。
季研知道五皇子回來,定是先去御乾宮,便一直坐在重華宮的亭下等著。
她向門口張望著。
夕陽漫天時,金色的光輝灑滿整座宮群。
季研就見長相十分相似的兩位男子一起走進了重華宮。
蕭珝成熟穩重。
五皇子面部雖還有稚氣,但行走間已很有風姿,看著就是個清雋又沉穩的少年郎。
他走路也是不疾不徐的,跟在蕭珝旁邊也沒有絲毫暗淡。
兩人的眼睛真是如出一轍。
季研笑著起身,五皇子一月不見自家娘,還是很想念的。
他眼中有濡沐,“母后,兒子回來了?!?
季研笑著替他理了理衣擺,“黑了不少?!?
五皇子笑了笑。
蕭珝見這母子二人眼中就沒了別人,咳了咳,淡淡問道:“瑾兒與朕的珺珺呢?”
季研笑道:“他們兩個去侯府玩了?!?
季沐的長子毅哥兒是七皇子的伴讀,也是常常在宮里的,和七皇子是一起玩耍的小伙伴。
七公主和侯府的嫡女晴晴也是很好的朋友。
宮里他們都呆夠了,如今兩人在侯府樂不思蜀。
三人一起用了膳,五皇子用完就回了福文宮。
他知道父皇有時都嫌他和弟弟妹妹們礙眼。
蕭珝道:“東宮也該修繕了,朕要立珣兒為太子了。”
季研內心竟毫無波瀾。
這么多年下來,她早有預料,根本沒什么好驚奇的。
蕭珝打量著季研,這人也三十出頭了,可根本看不出來。
身量依舊纖纖,皮膚依舊白皙剔透,哪里像生過三個孩子的人。
他摸著自己的胡子,仿佛只有他在慢慢變老。
五皇子賑災回來后,又寫了一份關于興修水利,完善農業灌溉體系的文章。還提出幾年內開鑿運河,來溝通各大水系用以預防災害的意見。
五皇子這篇文章,有些提議細節還沒那么成熟,畢竟他看問題還沒那么全面,也不是專業的。
但若要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