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啟山決定去企業家峰會上好好露個臉。
隨之而來的是他要帶什么樣的“內容”去參加?
據韓思晴說,這個重大場合除了交流外,當然是宣傳自家企業的發展理念,戰略布局,以強化企業品牌形象。
針對于騰飛系的企業市場發展,林啟山無需操心,這是唐科文的工作,他作為ceo最近一直潛心于利用趣拍的流量建立巨頭生態圈。
所以林啟山想要塑造的是自己的形象。
他什么形象?
冒險狂?無所畏懼的年輕人?整活第一人?
將這里面的亮點的部分重疊起來后,林啟山決定玩技術流!
這也是當今許多巨頭集團的必然之路,諸如玩人工智能的,玩生命技術的,搞量子計算的。林啟山能想到很多,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他要從中挑選出最符合自己愛好的事情,人工智能和生命技術他都不懂,但你要說玩航天玩火箭,他可是學習參與并親自上了太空的硬核。
玩火箭他就覺得很有意思,而且當下國內政策逐漸放開了,并非只有國有集團在參與,民營公司也開始展露頭角了!
前世就有如銀河航天,它們從事航天和5g通訊衛星工作,先后獲得晨星、idg等知名資本的風投,估值近百億元。
所以國內媒體狂吹國外航天公司多么多么牛逼的時候,其實咱國內也有新銳在悄然迸發,默默成長著。
雖然在科技頂流上,咱們必須正視差距,你要說立馬跟spacex一較高下,那是不現實的,而且spacex,說白了它就是nasa的私生子!
你要真以為是馬斯克自己獨立搞起來這么牛逼的?信了你就輸了!沒有nasa的背后技術資金支持,他除非是開了外掛才有可能!
林啟山也不認為火箭竄天猴一樣的立馬超越誰誰誰,不過正如同spacex有國家技術支持一樣,他其實也可以有的!
他跟航天系統的關系很不錯,給他授予英雄榮譽的那位領導,他就是院子里分管工業和信息的,而航天局就是從工信出來的機構。
他如果也想玩航天玩火箭,在基礎底蘊、人脈關系,甚至技術支持上,都能比其他入場的人士獲得更多資源!
因為他是國家認證的航天英雄、航天杰出貢獻者,這意味他在官方眼里已經有了自己人認證,別人做不到的事情,他往往可以!
比如挖一下航科集團的墻角,給艱苦奮斗的科研人員們提供商業航天工作的職位,改善一下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等等。
網絡上可不一直以來都詬病,憑什么明星動不動就幾個億收入,科學家卻只能艱苦奮斗?讓無數人吃撐了的袁老住一下別墅,摸一下豪車,就要給人噴?
林啟山不想去妄議國家財政的問題,但是他可以提供解決方案:把能夠下放到商業領域的技術和技術人員,交給他,他來做承包商!
如果想要實現更好的技術銜接,還可以引入航科集團的入股,在國外商業玩火箭風生水起的時候,怎么能缺少了咱們的秀場呢?
林啟山感覺這一行是未來,就像當年沒趕上時代的汽車工業,航天領域他也相信是下個百年的基業!
現在不抓緊百花齊放,等別人星際大航海了才追趕,那么未免有點遲了!
玩火箭,就從我做起吧!
而且他不像別的大集團只追求短期利益,稍有虧損就無法堅持,這是現在國內的企業陷入的怪圈:能買的就不研發,能租的就不買!
他是做好了十年八年的資金投入準備,悲觀一點十幾二十年才有收效,這期間絕對是不斷投入資金的無底洞。
但林啟山還是愿意去做,他是可以把錢花在買飛機買游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