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這天,皇帝要在宮中宴請大臣們,誰也不能缺席,一年中哪天都能請假,就初一這天不能請假,哪怕是半路被撞斷了腿,爬也要爬去。
皇帝請吃飯?誰敢不去,這也是皇帝維系臣子感情的手段,別說為天家做臣工,就算是尋常坊門的工人,一年忙到頭做主家的也得請吃頓飯。
但要說熱鬧,還得是上元節,才才叫一個熱鬧,這才是第一玩樂的節日,皇帝登宣德門城樓,看萬家燈火,簫鼓間作。
樓前搭起山棚彩燈,城中各家各戶俱掛起燈籠,勾欄廊下五色琉璃燈輝映夜空,天上一彎月星子光輝倒映人間萬家燈火,天上人間共樂。
太子與眾親王們站在皇帝身側,后宮妃嬪圍繞在皇后身側,妃嬪們幾乎不出后宮,這一年一次難得的登上宣德門城樓觀看城中萬象,又能見到陛下,哪能放過這機會?
妃嬪們云堆翠鬢,爭奇斗艷,恨不得將自己變成一個大彩燈好讓陛下瞧個清楚。
御街上有鰲山燈會,兩條用韌草結扎而成的巨龍虬髯嶙峋盤旋在彩門上,鰲山狀如巨鱉,中間是菜色絲綢搭建,左右兩側有文殊,普賢菩薩的塑像,鰲山頂上做出流水蜿蜒。
宣德門下百戲藝人受了天家鼓舞,口中高呼萬歲,仁帝高興,一聲賞,金錢如雨點落下,百姓跪拜齊齊高呼萬歲,城內歌樂相聞,燈市橫貫全城連綿天街。
青黑城墻后太趙元初憑欄而依,城中燈火交映,斑斕光彩侵染五章玄衣,五色九旒冕微微擋去面上神色,濃深的眉睫,烏眸溫潤似墨玉,帶著淺淺笑意側頭跟著五章青衣四章纁裳的襄王指著鰲山燈會處說話。
今年才八歲的靖王跟十一歲的端王在哥哥們身后,這兩位還是孩童年紀,一個個睜大了眼睛對著下方滿城燈火露出好奇的目光,公主們則穿著華麗裙裳靠在母妃的懷里,輕聲細語跟太子親王說說話,仰臉跟母妃撒嬌。
皇帝與百姓同樂,太子親王們兄弟和睦,宣德門前歌舞升平,天家和睦。
因著太子至今還沒成親,沒有正妃,便帶著徐良娣登宣德門共賞燈會,徐良娣梳望仙髻,戴金嵌寶玉蜻蜓簪,耳上一對金累絲的墜子,小團花厚錦銀鼠皮披風,里面是玫紅緞織蓮花紋薄綿褙子,小臉嬌艷欲滴望著太子,太子莞爾伸手牽她手問“冷么?”
徐良娣臉色有些怔忪,入東宮這么些時日,這是第一太子對她這樣和煦,太子將她拉近又道“怎地了?我跟你說話也不理?!?
徐良娣唔了聲紅了臉偎進太子懷里,太子面色霎時一僵,不過也就一瞬,半摟著徐良娣對皇帝說道“父王,良娣畏寒,兒臣帶她下去吧?!?
皇帝心情很好,笑道“去吧,去吧?!?
皇后掩唇笑道“陛下還說太子性子冷,我瞧著不是挺會疼人的么。”
皇帝回頭望了眼相依偎的小兒女,面露欣慰。
帶著徐良娣踱到背風的地方,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司凌爾庭一身黑漆山紋甲,一手壓在身側錯銀手刀上,見太子從宣德城墻上下來,上前道“殿下。”
太子面上的笑從城樓那處過來漸漸薄稀,行至凌爾庭身前時,半絲笑影都無,摟著徐良娣的手背到了身后,淡淡道“送她回去。”
徐良娣揪緊了帕子,巴巴望著他“殿下?!?
太子疏疏一眼不知落在哪里“有事?”
徐良娣紅唇翕動,面色欲哭“殿下…什么時候回宮?我給殿下準備夜宵?!?
太子目光眺遠,沒有應聲,徑直回了宣德門城樓上。
徐芙立在原地看他高挺身影消失在彤彤光影里,咬著紅唇心口發酸,凌爾庭上前一步,恭聲道“臣送良娣回宮?!?
徐芙怨憤懣瞪他,凌爾凌垂著眼攤作出避讓的手勢“還請良娣移步,這是殿下的命令?!?
皇帝與民同樂往往會到半夜,仁帝在城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