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女俠電影的后續發展完全在科爾森的預料之中。
這并不是一部有多么深刻內涵的電影,而是一部以爆米花為主的超級英雄片。
只是里面的內容,以及拍攝這部電影的導演,不容忽視。
劇情展開,戴安娜長大的過程中,觀眾見到了殺神武器的模樣,一柄神劍。
觀眾們并不知道,這把劍在原版的漫畫中被稱為火神之劍,能從亞原子水平斬切,電影中,這把劍卻沒發揮出絲毫作用。
但這都是后話。
前期劇情度過,背景介紹完畢,進入正題。
一架飛機闖入天堂島,隨之而來的德軍,被天堂島住民頗為費勁的解決。
從飛行員史蒂夫·特雷弗的口中,戴安娜了解到外面的世界。
一場聲勢浩大的戰爭席卷全球。
4年時間,27個國家參戰,2500萬人死亡。
……
聽到史蒂夫這個名字,科爾森臉色又變得古怪。
不管是任何人看來,這個名字都無疑是在暗指美國隊長。
而電影的背景,很容易讓科爾森聯系到上個時期,二戰時期的情景。
不過,電影中的背景是一戰。
其次,對于美國隊長史蒂夫·羅杰斯的經歷,科爾森作為美隊的小粉絲,絕對算得上如數家珍。
羅杰斯絕對沒去過什么天堂島。
這顯然是安東杜撰的情節。
“……沒有參考價值!”
科爾森冷靜下來,微微皺眉。
他開始覺得,這部電影也許沒啥意義,純粹出自安東的愛好。
電影正如科爾森預料的那樣發展下去。
天堂島的人都認為戰爭是阿瑞斯引起的,戴安娜想擊敗阿瑞斯,于是取走了殺神武器,帶著史蒂夫·特雷弗離開天堂島,要去與阿瑞斯大戰并結束這場戰爭。
過程中,他們找到了可靠的戰友,步步深入,找到了阿瑞斯的人間體。
來自德軍的魯登道夫將軍。
但魯登道夫死后,戰爭并未停止,戴安娜發現,此前一直幫助他們的帕特里克爵士,才是真正的阿瑞斯。
殺神武器,那柄神劍被阿瑞斯輕而易舉的毀滅。
阿瑞斯指出,那把劍根本不是什么殺神武器,戴安娜本體才是。
身為宙斯和亞馬遜族女王希波呂忒的女兒,戴安娜體內流淌著舊神族的血液,自然也是一尊神明。
只有神,可以殺死另一個神。
一場大戰。
最終,男主史蒂夫開飛機死亡,戴安娜理所當然的殺死了阿瑞斯,結束了一戰。
劇情相當簡單。
科爾森見史蒂夫開飛機死亡,越發覺得在影射美國隊長。
而對美國隊長十分熟悉,甚至還有過交流的他,清楚的知道史蒂夫·羅杰斯的經歷。
現實所知的故事和電影中的劇情產生割裂感,令科爾森越發的認為,這部電影沒啥參考價值。
當然,他不能代表所有觀眾。
至少,科爾森身邊的觀眾們,卻看得津津有味。
神奇女俠的電影和此前的蝙蝠俠、鋼骨都有所不同。
蝙蝠俠看內涵,鋼骨看科技!
神奇女俠則主打背景故事和真實的特效。
也算相當精彩。
電影結束后,普通觀眾為此鼓掌,給出熱烈的反向。
臺下的托尼面不改色。
他承認這部電影的質量在合格線之上,是一部可以預見到其成功的作品,但這部作品卻無法給他帶來像蝙蝠俠那樣的心靈震撼,鋼骨的科技靈感,甚至超人的外星人謎題……
什么神明,宙斯,眾神之王,距離現實生活太過遙遠。
托尼從來不相信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