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處在四戰之地,看似局勢不好。
其實,并沒有想象當中的不好。
首先,元朝不會南下,進攻應天府,至少在短期內不會。
打仗,不是地圖上一劃,攻擊那里,大軍就會進攻那里。要考慮軍隊的后勤,糧食運輸,地形形貌,還有各個勢力派系分布。
汝陽王,只有完成前面的三步,才會在第四步進攻朱元璋。
有人說,可以直接越過前面三步,直接走第四步,直接從采石進攻應天……證明足夠無知無腦。
朱元璋說道“陳友諒,有機會奪取天下嗎?”
“有,機會還很大!”項羽說道“陳友諒的時間更短,更是急躁,他是第三步被進攻的對象……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
“打天下,就是爭取時間,誰的時間更加寬裕,誰就能問鼎天下。如果劉福通,現在北伐成功,攻占了大都,也沒有你和陳友諒任何機會了!因為他失敗了,卻是重創了元朝,故而給了你和陳友諒的機會!”
廣個告, \咪\咪\閱讀\p \iiread\ 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畢竟可以緩存看書,離線朗讀!
“在汝陽王平定山東,又是攜勝利姿態,掌控了大都實權,把控了北方資源的時刻,你和陳友諒還沒有分出勝負,你們的機會也徹底失去了!”
“如果你和陳友諒已經分出了勝負,兩人當中已經誕生了一個王者,可汝陽王還沒有徹底掌控北方……機會將落在那個王者手中,那時北伐勝利的機會很大。即便北伐失敗,也可劃江而治,南北對峙!”
在天下大局當中,項羽重點分析了陳友諒,朱元璋,汝陽王等三人優缺點,至于張士誠等懶得分析,權當他是醬油黨!
“義父,陳友諒就是我的生死大敵!只有擊敗陳友諒,我才能更進一步!”朱元璋眼睛明亮著。
項羽說道“正是如此!陳友諒也是如此!”
朱元璋說道“那張士誠,真的沒有機會嗎?”
項羽說道“其實,張士誠還是有機會的。那就是高舉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旗幟,切斷運河,讓元朝失血……然后派兵沿著運河而上,攻占山東,威逼大都,上前與汝陽王血戰。”
“可張士誠不會,因為風險太大了……而他卻忽略了,打仗那里有穩穩妥妥,沒有冒險就取勝的戰斗,根本不可能!”
“有危險可冒,其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連冒險的資本也沒有!人被打死不可怕,可怕的是連拼命的資格都沒有!”
“張士誠,喜歡投機者,可政治投機要不得……關鍵時刻,缺乏狠辣,不敢拼!江山從來是打出來的,而不是投機出來的!”
項羽隱約明白一個道理,商人最好不要從政,商人從政,國家多數要完蛋。
……
ps第二更,求支持,求推薦票,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