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很順利,順利的出乎意料。
山東之戰很順利,河南之戰很順利,也占據潼關,鎖住了元朝東來。
然后大軍,順著運河,殺到大都。
這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戰。
越是到了最后一步,越是小心謹慎。
派兵防護著運河,北伐三步走,總體上沒有問題,可有一個致命的破綻,那就是運河。
運河是北伐大明的生命線,一旦元朝派遣一只騎兵南下,將運河切斷,只需要切斷三個月,北伐大軍就會因為缺少糧草,全軍進入崩潰當中。
同時,朱元璋不斷叮囑著各路將領,繼續穩健,繼續穩扎穩打,他告誡文武大臣,為將之道,貴于持重,并強調,如果大軍長驅到大都城下,頓于堅城而不能立即攻破大都,糧草必然難以為繼,到時元廷的各地援兵殺來,大軍進退不得,勢必覆滅!
也就說說,作為將軍,不需要你們什么奇謀,奇襲之類的,只需要穩健,不錯錯誤,就是最好的勝利。
最后一步,也是最難的一步。
勝負,在五五之間。
大都會戰,會出現三個結局。
第一個結局,四周的元軍匯聚而來,與明軍進行大會戰,雙方大戰在一起,明軍付出巨大的代價,擊潰了元朝援軍,然后攻占大都。
第二個結局,明軍長驅直入,到了大都城下,面對著堅固城墻,久攻不克,糧草不足,士兵疲憊,士氣低下。元朝的大軍救援而來,大軍不得不退去,北伐失敗。
第三個結局,明軍圍困大都,久攻不可,然后被元朝援軍襲擊,全軍覆滅,北伐徹底破產,只能當南宋了。
三個結局,都有可能。
朱元璋忐忑著,心中不安著,只能是不斷謀劃,盡量讓被讓北伐計劃,靠著第一個結局靠攏。
結果,很多人眼睛掉下一地。
元順帝跑路了,直接丟下大都,跑到塞外。
朱元璋無語了。
本以為,要打一場大都會戰,本以為明軍為了攻克大都,需要死亡幾萬明軍;本以為大都會戰,會打的很辛苦。
本以為一個不慎,明軍會打敗仗。
結果,還沒有開戰,元順帝一跑,大都會戰,沒有開始,皆是結束了。
這算什么事情。
“義父,元順帝為什么要跑了!”朱元璋不解道“元朝大都城池堅固,至少能堅守一年之久!可元順帝,為什么要跑路,我百思不得其解。”
項羽說道“元軍腐朽了,不敢打硬仗。元順帝意志不行,堪比宋徽宗,宋欽宗,金哀宗!”
朱元璋激動道“一旦占據大都,以大都為戰略支點,進攻山西,還是進攻遼東,還是北伐草原,對我們好處太大了……可這樣卻把山西的王保保給坑了!元朝內斗的厲害,若是不內斗,我們北伐會困難很多!”
……
攻占大都,不是北伐的結束,而是開始。
在云南有著元軍勢力,在陜西有著李思齊元軍,在山西甘肅有著王保保元軍,在大同有著忽達元軍,在內蒙有著大股元軍,在遼東有著大股元軍,這些元軍號稱是百萬控弦之士。
這些元朝殘余軍隊,主要是騎兵為主;明軍主要是步兵和水師為主,雖然有了一部分火器,可火器的威力有限。
此外,明軍以南方士兵為主,在體格上,在戰斗力上,不如北方的士兵。
同等數量的明軍與元軍對決,明軍不是對手。
此外,在北方還有大量的漢人地主,對著元朝忠心耿耿,鐵心對抗明軍……北伐比沒有史書上說的那樣順利。
在史書上,所謂北伐勝利,也只是短短幾百字而已。
可真實的歷史上,卻是需要士兵們一個個拿命來憑,那血來斗。
后人眼中,朱元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