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君也會亡國!
歷史上,亡國的方式很多,無非是昏君亡國,暴君亡國,君王只要勤政愛民,親君子遠小人就能成為明君,就能國泰民安。
可事實上,根本不是。
昏君亡國不少,暴君亡國不少,明君亡國也很多,只是歷史書上沒有寫而已。
很多明君都是改革者,內憂外患的時刻,果斷進行改革,提前引爆各種矛盾,國家滅亡。
當然,明君可以選擇沉默,矛盾會晚幾十年爆發。
若是改革成功,就是中興之君,也可能是暴君;可若是改革失敗,鐵定是昏君,暴君。
史書會這樣記載,某個君王少年時代英明,重視人才,勤政愛民;可到了中年時,沉迷美色,不理政務,親近奸臣,最后亡國。
項羽繼續道:“陳叔寶,在位的時刻,勤政愛民,處理政務井井有條。雖然好色一些,可各種事情處理妥當,百姓安樂,說是盛世也不為過。老父留給他的老臣,他也是重用,軍隊戰斗力不錯,那些老將對其忠心耿耿。”
“世人說,張麗華魅惑君王,好似褒姒妲己,可事實上不是。”
“陳叔寶看重她,主要是看重她治國之能。張麗華,聰慧,記憶好,可記住朝廷上諸多官員,協助陳叔寶處理政務,井井有條,是一位奇女子!”
“世人對其詆毀,有何嘗不是夸獎!”
楊堅道:“可為何,不足三個月,我大隋就是覆滅了陳朝!”
項羽說道:“因為世家權力,威脅了皇權,陳叔寶打算清丈土地,整理戶籍,提升國力,唯有如此,才能對抗我朝!”
“此舉遭到了世家的反對。這時,我們大軍壓下,江南的各個世家,選擇了旁觀,我們才能順利的覆滅南陳!”
楊堅嘆息道:“陳叔寶,也不容易!”
項羽道:“大勢在我,不在陳。縱然是,陳叔寶英明,依舊被我軍所擒拿。這就是天命!”
“若是在南方清理戶口,清理土地等,必然觸犯世家逆鱗,世家必反!父皇要小心,覆滅南陳,不是戰爭的結束,只是開始而已。打天下難,守天下更難。父皇若是不能守天下,必然如北齊,北周,南陳!”
楊堅道:“南朝皇后沈婺華,你如何看?”
項羽說道:“陳朝,立國不足三十二年,卻是有五代帝王。有兩代皇后,是沈家女子。沈家,為江南大族,當年輔助陳霸先有功。歷代陳朝君王對其,一邊拉攏,一邊打壓。陳叔寶疏遠皇后沈婺華,親近庶民出生的張麗華,本身就是打壓沈家,打壓江南世家!”
接著,又是說著江南的的一些事情,說著風土人情,說著世家格局,說著未來的計劃等等。
“按照商君書說法,世家屬于五蠹之一。國家想要強盛,必然要打壓世家。可世家的形成又是亂世,因為亂世,百姓不能依靠朝廷,只能不斷抱團,故而形成一個個世家。隨著天下一統,天下太平,世家的勢力會不斷削弱!”
最后,項羽說道:“當修從江南到洛陽的運河,加強對江南的管理!”
楊堅到道:“運河如何修建?”
項羽說道:“春秋時代,吳王夫差,為了北伐中原,修建邗溝。我們當分段施工……”
說著站起身來,打開地圖,開始指點山河。
隋唐大運河分為五段:永濟渠、通濟渠、邗溝、山陽瀆,江南河。
永濟渠,在黃河以北。從洛陽對岸的沁河口向北,直通涿郡(今北京市境)。
通濟渠,從洛陽溝通黃、淮兩大河流的水運。
廣通渠,從長安至潼關東通黃河。以渭水為主要水源。
山陽瀆,北起淮水南岸的山陽(今江蘇淮安市淮安區),徑直向南,到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