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楊堅道:“不如派你出征遼東!”
項羽說道:“不好,不好。我要修運河。北伐遼東,只需要一個大將就可。不需要多優秀,關鍵是穩扎穩打,不冒進!”
楊堅點頭答應。
又是交談片刻,項羽離去。
在離去的時刻,還是在想著楊廣被奪舍的事情。
穿越者,可洞察未來,政策超前,喜歡發明,比如王莽。王莽就是一位穿越者,還可能是紅衛兵出生。
重生者,知道未來,卻在改變未來,最終死于未來,比如,劉秀的大哥劉演。
他知道早期的劇情,知道世界未來的走向,所以在前期做選擇時,才那么輕松無壓力。
但是,世界變化著,重生者知道劇情,可也改變著劇情,讓后期的劇情大不一樣,失去了參照。
劉演的人生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前一個階段,風光無限,離帝位咫尺之遙,簡直是睿智的漢高祖。后一個階段,神經大條,傻白甜,被手下的小人和劉玄一起殺死了。
性格不變,可前后反差太大,明顯是重生者。
至于奪舍者,最大的缺點,就是前后性格反差太大了。
比如楊廣,大業八年是一個性格,大業八年后又是一個性格。
前后性格反差太大,唯一的原因,就是換靈魂了。
楊廣,不再是楊廣。
奪舍前的楊廣,英明神武,做事果斷,善于偽裝,狡詐而兇狠,擊敗大哥當太子。
奪舍的楊廣,可能是一個類似于賈寶玉那樣,喜歡逃避,缺乏勇氣的孩子。
“也就是說,在大業七年,會有域外天魔,前來奪舍我!”
項羽忽然想到。
……
后院當中,花木扶蘇,曲徑通幽,池臺亭閣散落其間。
青松擎霜更綠,斜斜的長于八角涼亭外,松下的石板上,項羽正在翻閱著運河計劃。
這是宇文凱,上奏的運河計劃,其中涉及了諸多數據。
項羽在翻閱著,一邊計算著。
就在這時,遠方傳來有琴聲,好似月下清泉,,好似清風明月,天籟之音,明凈,淡遠,化為山水田園般的自然。
項羽站起身來,靜靜地聽著。
他的琴藝一般,淺千秋算是不錯,可比起對面之人,還是遜色一些。
隱約猜到是誰在彈琴,蕭美娘。
似乎唯有這位蘭陵蕭氏,名門貴女。
歷史在改變著,改變了很多,可蕭美娘還是進入晉王府邸,只是因為他的一番世家威脅論,又是南方世家造反。
蕭美娘,從正妻變為妾,從正妃變為良娣。
太子妃一人。下有良娣二人,良媛六人,承徽十人,昭訓十六人,奉儀二十四人,這些都是有品級的。
傳說當中,楊廣被殺害后,蕭美娘宇文化及手中,變成宇文化及的愛妃。哪料沒幾年,竇建德就滅掉了宇文化及,蕭美娘就又落入竇建德手中。
由于突厥王妃義成公主,是楊廣的親妹妹,故而突厥可汗便派人向竇建德索要蕭美娘和楊廣的孫子。竇建德不敢得罪突厥,只能奉上。由此蕭美娘便帶著楊廣的孫子,去了突厥地盤,在那里歷經了兩任突厥可汗。
直至突厥被李靖擊敗,蕭美娘帶著楊廣的孫子,被李世民接回來。又是被李世民占有。
“侍奉”過六位帝王,又被成為六味帝皇丸。
可事實上,這是后人污蔑。
宇文化是蕭美娘的女婿,那時蕭美娘已經51歲,縱然是保養好,可也是年老色衰,宇文化及不可能如此急色。
而野史中蕭皇后與突厥可汗的事跡更是無稽之談了,宇文化及死后,蕭皇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