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新鄭!
戰國七雄,都變過法,只是有的變法成功了一時,有的變法成功了上百年。
申不害變法,韓國也強大過。
然而申不害慘死,他的法沒能繼續下去,但他的術治殘留,導致韓國大王臣子慣用權謀,內斗不休。
以術治國,終究是落了下乘。
也因此,韓國終究是落寞了。
半月前,韓非在朝堂上力陳《強韓書》,欲要在韓國之內效法秦國,變法革新,重整韓國內政,恢復韓國往昔之勢。
只可惜,韓王拒絕了。
韓王說道:“我也想要變法,可是沒錢沒人沒權,如何變法。況且,韓國處在四戰之地,今天變法,明天就敵軍打到了新鄭,如何變法?”
“韓國能存在,不是因為韓國強大,只是因為秦國不屑于滅掉韓國!”
韓非聽后,沉默無言,黯然離去。
紫蘭軒,流沙再次相會。
眾人皆是沉默著。
不久前,他們挫敗了姬無夜的陰謀,還除掉了翡翠虎,斷了他的臂膀。可想到韓國如今的局面,卻是臉色沉重。
韓非說道:“我也有些理解父王,為何縱容姬無夜,因為殺掉這位將軍很容易,可殺掉了他,必然侵襲姬無夜的嫡系,親信等,韓國必然內亂。本來內亂的韓國,還能抵擋強大秦國嗎?”
“我們流沙,看似成功了,其實也失敗了!”
“可姬無夜不除,韓國如何變法!”衛莊說道。
“可除掉了姬無夜,韓國就能變法成功嗎?”韓非反問道。
衛莊也是沉默。
紫女也是沉默。
當今的韓王不昏庸,反而是英明神武,可英明神武能拯救了韓國嗎?
不能!
……
咸陽宮中,嬴政身穿黑金色王袍,頭戴平天冠,高聲道:“孤欲要對韓用兵,不知諸位有何良策?”
文武大臣分坐兩列,一方是昌平君兄弟倆,李斯,王綰,馮去疾等人。一方是尉繚,王翦,蒙武父子。
公子扶蘇,端坐在嬴政右邊。
“不知欲得得城池,還是滅韓?”尉繚起身問道。
“得城如何?滅韓又如何?”
嬴政隨意般問道。
“若大王想要得城池,只需派大軍五萬。若想滅韓,則需十萬大軍。”尉繚說完,就回到行列。
嬴政說道:“不為得城池,不為滅韓國,只為得一人,此人名為韓非。此為強韓策!”
擺擺手,立刻有太監上前,念著強韓策。
聽完竹簡文章內容后,眾人表情不一。
“此文,為韓王之子韓非所寫。孤想對韓國用兵,正是因為此人。”端坐上首,嬴政開口道。
“大王,為一人出動大軍,是否有所不妥?老臣建議,不如直接向韓國施壓,迫使韓王質子于秦。”昌平君出言道。
嬴政滅有回應,而是問道:“扶蘇,你怎么看?”
“打仗是要死人的,終究是不好,韓國送韓非當人質,最好不過,韓國若是不送韓非入秦為人質,那就滅掉韓國!”
項羽淡淡道:“父王,終究要王天下!”
“既然如此,出兵之事暫且擱置,請韓王蘭韓非入秦為人質!”嬴政冷漠道。
眾人離去。
嬴政問道:“扶蘇,你如何看李斯和韓非?”
項羽道:“韓非圣賢之才,會說不會做;李斯宰相之才,會做不會說。韓非有大局觀,能看到長遠的危險,可看不到腳下的危險;李斯能看到腳下的危險,卻看不到遠方的危險。若是韓非到了秦國,最好高高的供奉起,莫要委以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