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開口了,開口就是夸夸其談。
聽到扶蘇說,天不生秦王政,萬古華夏如黑夜,嬴政美滋滋的。
可聽到,天若生我復蘇,大秦可萬世不朽,嬴政卻是不由笑噴了。
可聽到扶蘇說,要滅掉秦國。
尤其是百里之法,不適合千里之國,故而有商鞅變法;千里之法,不適合萬里之國,故而要滅秦國。
秦王政陷入深思當中。
這一刻,再次看著扶蘇,不再是小孩子一般,而好似看到了商君,看到了韓非,那種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秦王政嬴月有一絲妒忌之感。
這怎么可能。
我可是高高在上的秦王政,豈會妒忌一個豎子。
可越是如此,秦王政卻是越發明白,這位兒子有著極為恐怖的治國之能。
秦王政來了興趣,開口問道:“若是你為秦王,你會如何?”
項羽說道:“滅六國,王天下,這是開天辟地的大事情,根本沒有前人的案例可參考,也沒有正統的規矩可參照。很多時刻,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可能會摔到,可能會倒下。可不論如何,要不斷嘗試!”
“天下治國之法,一個是周朝的分封制,一個是秦國的郡縣制。分封制的好處,就是宗室兄弟等,掌控著大權,可穩定地方。一旦中央出現了問題,被權臣架空了,可有地方的封君前來壓制。歷史上,三家分晉,田氏代齊,為何發生,還不是因為公室權力太小了。當年父王繼位的時刻,只是十三歲的孩子,卻是能壓制住呂不韋,就是靠著公室的力量。若是沒有公室,可能現在秦國早就姓呂了,早就發生呂氏代秦。”
秦王政聽著,覺得很有道理,可還是道:“你說的有道理,可公室可靠嗎?一定也不可靠。當年周天子,分封天下,有七十多個諸侯,多數公室為主。可等到周天子衰落的時刻,這些人卻是旁觀,甚至是乘火打劫!”
“公室不可靠,兄弟不可靠!”
“父王說的對,兄弟不可靠!”項羽說道:“可大臣們可靠嗎?呂不韋可靠嗎?李斯可靠嗎?王家父子可靠嗎?蒙家兄弟可靠嗎?也是不可靠!”
秦王政欣慰的點頭。
扶蘇長大了。
他明白了,兄弟不可靠,大臣不可靠,外戚不可靠。
孤家寡人,這就是歷代君王的宿命。
秦王政說道:“既然知道兄弟不可靠,那為何還要實行分封制!”
分封制,在西周時代盛行。
在春秋時代,也是盛行。
分封制的基礎,就是血脈,就是兄弟信任。
可到了戰國時代,禮崩樂壞,兄弟自相殘殺,導致了兄弟之間的不信任,這種不信任讓分封制在戰國時代,徹底崩潰。
“父王,兄弟不可靠,難道就不任用了嗎?”項羽上前道:“難道大臣們不可靠,就不任用大臣了嗎?”
秦王政沉默了。
不可靠,還是要任用一些臣子,這是為君之道。
項羽說道:“郡縣制,讓君王大權在握,這是好處。可缺點是,垂直管理,容易出現管理不到位!”
“就好似我秦朝,在關中地區,秦法還可以。可出了關中,到了河東地區,三川郡,韓國,南陽,漢中,漢水等地,就是問題不斷。很多人扭曲了法令,對法貪污成性,官吏敲詐,各種問題不少!”
“秦朝雖然有告奸之法。可距離太遠了,作用不大了。正所謂天高君王遠,很多距離遠的地方,只知道郡守,不知道秦王!”
接著,項羽又是講述著一路上,遇到的各種問題。
總體而言,越是接近咸陽,治安越好,百姓生活質量好。可越是遠離咸陽,越是問題大,越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