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鵬平日里酷愛看一些史書,他見這大漢的長相,有些眼熟。
而當他看見大漢身后放置的兩張硬弓,以及一把笨重的鐵蒺藜骨朵之后,他對此人的身份更加確定了。
這不就是死在夷陵之戰中的蠻王沙摩柯嗎?
沒想到他在這里成了一名鬼吏。
他在這里,不知道燕人張飛,老將黃忠,以及關二爺,是不是也在這地府之中供職呢?
對了,關二爺不可能在這里。
此時的關二爺被封為武圣,是真武大帝屬下三十六天將之一,逼格要比張飛、黃忠之流高出太多。
那么,真武大帝又是誰呢?
真武大帝,又稱玄天上帝、佑圣真君、玄武大帝等,亦稱蕩魔天尊、報恩祖師、披發祖師等,為神仙中赫赫有名的尊神。
這里有個小故事。
傳說,朱重八的兒子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變”,想要奪取王位。
在途中,真武大帝顯靈,助朱棣一臂之力,使得朱棣最終造反成功,登基稱帝。
朱棣登基后,為了感謝真武大帝的幫助,便立即下詔,在真武大帝的道場,湖北武當山,大規模地修建宮觀廟堂,建成九宮八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巖廟、三十九橋、十二亭的龐大建筑群,使武當山成為舉世聞名的圣地,也使得真武大帝成為了大明王朝,香火最盛的神只之一。
而真武大帝麾下,除了龜蛇二將,金童玉女等從神之外,還有三十六位天將,分別是蔣光、鐘英、金游、殷郊、龐煜、劉吉、關羽、馬勝、溫瓊、王善、康應、朱彥、目魁、方角、耿通、鄧郁光、辛漢臣,張元伯、陶元信、敬雷潔、畢宗遠、趙公明、吳明遠、李青天、梅天順、熊光顯、石遠信、孔雷拮、陳元遠、林大華、周青遠、紀雷剛、崔志旭、江飛捷、駕天祥、高克。
其中,就有關羽的身影。
真武大帝的位格,相當于四御之一的紫薇大帝,他曾發誓要除盡天下妖魔,而其職責,則是上統伏三界群魔諸妖邪,下攝酆都幽冥鬼魅,令三界逆魔邪首不敢殘害生靈,破諸魔法邪宗,是一位武功蓋世,專司兵戈之事的戰神。
原本他的位格在統御三界兵戈之事的天帝,勾陳大帝之下,但是因為幫助過朱棣的原因,使得他香火大盛,在大明王朝,他的位格已經隱隱和勾陳大帝相當了。
言歸正傳,易鵬讓身旁兩個小鬼背著裝有泥沙的麻袋,到那大漢的面前交差。
那大漢倒也不耍滑頭,實實在在的給他稱重記錄,并沒有缺斤少兩,這一稱之下,他今日除去泥沙五十擔。
按照大明王朝的計量,一擔相當于一百斤,也就是說,今日,他一共除去泥沙五千斤重。
如果在陽間,這是一個很恐怖的重量,但是在陰間,這就不算什么了。
按照規矩,他每日應該上交的貨量應該是四十擔泥沙,而昨日一擔未交,這樣算下來,他還欠下三十擔泥沙。
欠得倒是不多,不過三日,他便能夠全部補齊。
易鵬離開了堡壘,讓這兩只小鬼劃著船,送他到了對岸,隨后他便進入鬼城,準備回內院歇息了。
縣試在即,他得回去溫習書本。
行走在鬼街上,此時還未到深夜十一點,街道上依舊冷冷清清的,兩旁的商鋪店家也還未掛出散發著綠色熒光的燈籠照明。
路過背尸院的時候,他發現原本一直坐在門檻上的老醉頭并未出現,而是換了一個老鬼在這里看場子。
這老鬼手握皮鞭,對正在背尸的青眼小鬼相當苛刻,動輒便用皮鞭抽打,打的這些青眼小鬼們哇哇大叫。
這老鬼似乎很享受聽到這些凄慘的叫聲,丑陋的臉龐上一臉得意。
易鵬叫住一只青眼小鬼,問道“怎么回事?老醉頭呢?”
那只青眼小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