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鵬打開陶罐的蓋子一看,發現整個陶罐里裝滿了白花花的銀子,以及金燦燦的金子,其中還夾雜著不少珍珠項鏈、翡翠瑪瑙之類的首飾。
發達了。
他粗略估算了一下,不算那些值錢的首飾,光是金元寶,就有一百五十個。
一個金元寶值多少錢?
在大明王朝,黃金還不是標準貨幣,沒有統一的官方規格,不過民間約定俗成的金元寶,分一兩、五兩和十兩三種規格。
其中一兩是有錢人家給孩子壓歲錢時用的,不屬于主流。
市面上通用的金元寶,還是以五兩和十兩為主,它們分別被稱為‘小黃魚’和‘大黃魚’。
易鵬手中陶罐里裝著的,是妥妥的‘大黃魚’,個頭相當大,足足十兩重。
原本,在大明王朝初年,朱重八曾規定,一兩黃金價值等同于四兩白銀。
不過,朱重八駕崩之后,這條規定便被繼任的皇帝更改了,變為一兩黃金價值等同于十兩白銀。
這個兌換比例一直沿用至今。
也就是說,易鵬手中這一百五十個金元寶,相當于一萬五千兩白銀。
這數字已經相當恐怖了。
加上原本劉府給他的五千兩賞銀,他如今手頭上有至少兩萬兩白銀了,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大財主。
如果他只是一個俗人的話,此時就應該大肆買田產,買鋪面,隨后大興土木,建造深宅大院,再娶幾房美嬌娘,買下幾個歌姬舞娘,夜夜笙簫,天天設宴,做一個逍遙快活的富家翁,豈不美哉?
可惜,他已經接觸了仙道長生之術,相比起這短暫的逍遙,還是長生不老更吸引他。
龜妹湊到易鵬身前,一臉好奇的看向了陶罐里面,當她發現罐子里裝的是些金銀財寶和珍珠首飾時,她立即走開了,臉上露出不感興趣的神色。
都說女孩子喜歡亮閃閃的東西,龜妹似乎缺少了這根筋,她對于把自己打扮的光彩照人一些,一點興趣都沒有,相比之下,她更希望換成一堆的美味佳肴,供她品嘗。
只能說,她還是個孩子。
小貓妖又從其他四處地下挖出了四個同樣的陶罐,而這四個陶罐里同樣裝滿了各種金元寶、金銀首飾、珍珠翡翠等等。
易鵬把這五個陶罐里的寶貝全部倒在了屋內的一張大桌子上,頓時,這張大桌子上便堆了滿滿一大堆的金銀珠寶,看起來金光閃閃,非常養眼。
如果在前世,易鵬能夠獲得這么多財寶,他也就不用再奮斗了,直接去環游世界,享受生活去了。
易鵬指著桌子上的金銀珠寶,對著妙兒和龜妹說道“你二人有看上哪個的嗎?喜歡哪個,盡管拿去,就當是師父送給你們的小禮物。”
易鵬對待自己的徒兒還是很大方的。
龜妹對這些不感興趣,只是嘟著小嘴,連連搖頭。
相比之下,妙兒看到眼前這些亮晶晶的珠寶首飾,就要喜愛多了,她挑了一件翡翠簪子,一對閃亮的寶石耳環,捧到易鵬身前,說道“師父,這兩件首飾徒兒挺喜歡的。”
喜歡就好。
易鵬拿起那根翡翠簪子,插在了妙兒的發鬂上,隨后,他又小心的在她的雙耳處戴上了那一對閃亮的寶石耳環吊墜,佩戴好了之后,易鵬細細一看,果然增色不少。
原本妙兒的容貌便獨鐘天地之秀氣,五官精致的猶如美玉雕琢而成一般,如今再配上閃亮的耳環,便顯得更加艷光四射,讓人一看之后不免心臟狂跳。
把桌子上成堆的金銀珠寶全部收入儲物袋中,有了這些金銀珠寶,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他不用再為金錢發愁了。
于是,他盤膝而坐,坐在了床上,隨后他根據《上清道法真經》上所教述的祭煉法寶的方法,開始繼續祭煉神農鼎。
而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