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路以來,吳生似乎覺得跟易鵬相處的很對胃口,因而想要和對方親近,成為好友。
易鵬對于結交官吏這樣的事情,也并不排斥,因為多認識一些人,對于他了解官場,還是很有裨益的。
于是,他點頭同意了。
兩人各自回到住處,休息了片刻,直到晌午時分,吳生在門外敲門,說道“我投去那通判處的拜帖已經回來了,通判大人讓我們現在就去他府上一敘,易兄,可有空嗎?”
易鵬當然有空了,他走出了房門,欣然赴約。
像這樣的飯局,還是不要帶著其他人前去為好,于是他讓妙兒和龜妹留在客棧里,照顧李氏母女,以及兩個女鬼的安全,或者陪著阿國去附近散散心。
阿國是個閑不住的性子,喜歡四處走動。
跟著吳生來到了通判府。
通判這個官職,在大明王朝,為各府的副職,位于知府、同知之下。
功能為輔助知府處理政務,分掌糧鹽都輔,品等為正六品。
只要一看糧鹽這兩個字,便應該知道了,這個通判,肯定是個肥差。
而結果也的確如此。
通判府外面看起來,和一般大戶人家沒有什么不同,但是當他們在家仆的帶領下走入府中時,便知道了,什么叫做藏秀于內了。
府內的布置清雅有趣,不論是園林,假山,溪流,都各有妙趣。
能夠住在這么豪華的府邸內,可見這通判平日里應該撈到了不少銀子。
在這個封建制度下的王朝社會,只有當官的,才是最爽的。
不僅有權有勢,而且還有數不盡的錢糧。
這就是為什么,此時的大小官員,一個個都妻妾成親,甚至圈養了大量歌姬舞娘,給自己享受了。
當他二人來到書房,便看見一個面容清秀,嘴角兩撇胡須的中年男人走了出來,迎接他們。
“世叔,”吳生見到這中年男人后,連忙躬身行禮,易鵬也入鄉隨俗,跟著吳生一起行禮。
中年男人非常和氣,呵呵直笑的把他們二人請入了書房內。
坐定之后,三人便開始閑聊起來。
作為長輩,中年人自然開口便是詢問兩個小輩的學問科舉了。
知道兩人都是秀才,正準備參加今次的鄉試,中年人一臉欣慰之余,也跟他們分享了一些自己參加鄉試的心得。
可別小看眼前這個中年人,他可是貨真價實的進士出生,雖然名次不高,但是能夠從千萬學子中脫穎而出,考中進士,他的學問,已經相當不錯了。
而且,從他年紀輕輕,便已經身具通判之職,便可以看出,他在為官之道上,也頗有建樹。
為什么這么說,首先就要從大明王朝的官職制度說起了。
大明王朝對各級行政單位的劃分,分為省、府、州、縣。
而此地為武昌府,在整個武昌府衙內,大小官員分為
知府,正四品;
同知,正五品;
通判,正六品;
推官,正七品;
本書由公眾號整理制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 看書領現金紅包!
經歷,正八品;
知事,正九品;
照磨,從九品;
檢校,未入流;
司獄,未入流;
如此看來,通判一職,在整個武昌府內的位置,大約能夠排在三甲,第三位。
偌大的武昌府,眼前這個中年男人,是三把手,足見其厲害了。
因為他有豐富的科考經歷,易鵬便時不時的請教他,關于鄉試的事宜。
鄉試,一般在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欽派。
若遇朝廷壽誕、登基等慶典活動,還會臨時加科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