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之前他和雪斧交戰(zhàn)中對方表現(xiàn)出來的戰(zhàn)斗水準來看,對方很有可能已經(jīng)猜出他這招「連續(xù)揮棒」的弱點。
若真是這樣,雪斧只需進行簡單的預判,把「跳劈」的落腳點定在自己揮下第三棒的位置,并將時機準確把握在地脈新芽揮完最后一下的那一瞬,基本上自己連躲閃的機會都沒有。
蘇明哲知道自己等級要比雪斧高,但在游戲中被比自己等級低的怪打殘的事情屢見不鮮,他也不清楚自己是否能防下對方的全力一擊。
不過以之前雪斧攻擊丘三時的表現(xiàn)力來看,要是對方這一擊「跳劈」結結實實的打在自己身上,最終的下場哪怕沒死也得落個全身粉末性骨折。
這個時候技能自帶的缺陷被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明明處于現(xiàn)實之中卻有著比游戲更嚴格的限制,蘇明哲總覺得自己又被系統(tǒng)坑了。
蘇明哲并不知道從某種角度來說,他所擁有的這些技能的實際擁有者并不是他自己。
這些技能更像是某種早就設置好的程序,每一次使用都是由系統(tǒng)操縱著蘇明哲的身體來完成。
所謂的技能熟練度也只是系統(tǒng)在反復操縱他使用技能后,試圖留下肌肉記憶的數(shù)據(jù)反應罷了。
當蘇明哲在不斷使用技能的過程中將熟練度刷滿,也就是真正掌握了技能以后,系統(tǒng)將不再操縱他的身體來釋放技能,自然也不會再出現(xiàn)僵直和技能冷卻時間等限制。
就像之前在獲得后就升級到lv2的「揮棍」一樣,蘇明哲本身在穿越前就掌握著一些簡單的發(fā)力技巧,熟練度自然就比其他技能要高。
在他真正熟練技能前,傳統(tǒng)固定式的機械操作使得技能無法被靈活地使用。技能所導致的僵直也成為致使他落入危險的“罪魁禍首”。
蘇明哲這個戰(zhàn)斗小白都能夠想到的攻擊方式,雪斧自然也能想到,甚至要比他想得更多。
這不只是因為雪斧擁有比蘇明哲更加豐富的戰(zhàn)斗經(jīng)驗,還有他比對方更加清楚自己的實力到底有幾斤幾兩的原因在里面。
和蘇明哲猜想的一樣,雪斧確實可以通過預判讓「跳劈」的攻擊正好落到剛剛打完第三段揮棍的蘇明哲身上。但是對于發(fā)動攻擊的時機選擇,他卻沒有太大的把握。
晚一秒,當他的攻擊落下的時候蘇明哲已經(jīng)不再處于僵直的狀態(tài),想要躲開他的技能并不難。自己很可能就會白白浪費掉這次克敵制勝的大好機會。
早一秒,他的攻擊會和蘇明哲的最后一棍發(fā)生碰撞。以之前對方表現(xiàn)出來的力量來判斷,如果真的出現(xiàn)了這種情況,自己這次的攻擊很大可能會以兩敗俱傷作為結果落幕。
除了自己眼前這個新加入的丘丘人外,對方部落的其他丘也對自己虎視眈眈。若是見到自己遭受到了重傷,肯定會群起而攻之。
生物對死亡會有本能的恐懼,更不要說雪斧這種有近似于人類十五六歲智商水平的丘丘暴徒了。
暫且不說自己在遭受到對方部落的丘丘人群毆會不會出現(xiàn)生命危險,即使只是受到重傷也不是處于狩獵期的他能夠承受的代價。
所以對于這種以命搏命的打法,雪斧有著本能上的抗拒。
綜合權衡之下,他選擇了一個更加穩(wěn)妥的方法來對付蘇明哲。
雪斧「跳劈」的攻擊對象并不是蘇明哲,而是蘇明哲后方的地面。更準確地來講,原本作為攻擊技能的「跳劈」在雪斧的手上變成了位移技能。
他龐大的身軀從蘇明哲的頭頂躍過,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所處的位置就變成了蘇明哲攻擊的反方向。
因為蘇明哲的「連續(xù)揮棍」才剛剛打完第二下,不但打不到自己身后的雪斧,對方的攻擊他還很難進行閃躲。
可以說他現(xiàn)在的處境,雖然沒有雪斧通過預判把握好時機,直接將「跳劈」的落腳點定在自己揮下第三棒的位置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