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亮媳婦看到趙老太過來,連忙笑著說“三嬸,您來了,我給你開門。”
整個果園都已經(jīng)用柵欄圍起來,在靠近路邊的地方,開了一個門,方便進出。
趙老太輕笑,“志亮媳婦,你可慢點,別跌倒了。”
志亮媳婦在這邊做活,跟趙志亮朝夕相處,現(xiàn)在又懷孕了,已經(jīng)兩個月了。
進來之后,趙老太看看小雞仔,在山上亂跑,找蟲子吃。
之后,趙老太又來到豬圈旁邊,看到大孫子面露驚訝,嘴里喃喃自語,“玉啟,你在說什么呢?”
趙玉啟訕訕笑笑,“奶奶,沒什么,就是覺得好奇,過來看看。”
自從那次姐姐“辣手摧豬”之后,趙玉啟每次過來都會仔細觀察豬圈里的兩只被割掉蛋蛋的豬仔。
現(xiàn)在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觀察,他能夠明顯看出來區(qū)別。
沒有蛋蛋的豬,真得比有蛋蛋的豬長得大,長得肥。
這樣明顯的變化,趙老太自然也注意到了,十分疑惑,“奇怪了,這三頭豬吃了什么,為何明顯比其他的幾頭豬長得大?再看看身上的肉軟趴趴的,看著就肥!”
趙玉啟最近因為大姐不在家,膽子大,而且祖母既然問了,他就沒忍住跟趙老太說“奶奶,你仔細看看,這兩頭豬的蛋蛋沒了!這三頭豬不愛動,所以就很肥,您再看看其它的豬,一個個那么愛動,吃的東西,都消耗掉了,當然不肥。”
趙老太一愣,這才恍然大悟,“難道豬沒有了子孫蛋,就不愛動,就能變肥?”
趙玉啟想到當時姐姐十分確定,他還不相信,但現(xiàn)在相信了,“奶奶,我也覺得是這樣,咱們仔細盯著,在過段時間,看看這三頭豬到底比其他的豬,能肥多少?”
趙老太點頭,“好,多關(guān)注。不過也不一定啊,另外一頭母豬,也很肥,也比其他的強啊!”
趙玉啟壓低聲音,小聲對趙老太說“奶奶,我曾經(jīng)看到姐姐,用鋒利的刀割開了那頭小母豬的肚子,從里面把什么東西割出來。可嚇人了,當時我以為豬活不成了,沒想到不僅活了,而且還長得這么好!”
“啊?”趙老太一愣,看看周圍沒有其他人,這才小聲說“玉啟,這事情你自己知道就行,可別說是你姐做的,傳出去名聲不好聽。”
趙玉啟連連點頭,“奶奶,放心,絕對不說是姐姐做的。”
“嗯,好孩子。”趙老太點頭,“以后就算說,那就說是你聽別人說的,用咱們家的豬先試試手。”
“啊?”趙玉啟沒想到奶奶讓他替姐姐背鍋,“奶奶,你就偏向姐姐,要是傳出去我整天割豬的蛋蛋,也不好聽啊!”
趙老太瞪了大孫子一眼,跟大孫子講道理,“你是男孩子,怕什么?再說了,如果真的有效,你學了這個手藝,將來賺錢,能養(yǎng)活一大家子。你再想想,你不喜歡讀書,練武去當兵,去走鏢,很危險,你爹爹和你二叔就是前車之鑒。有這樣的一技之長,多好?”
突然間,聽到祖母這么說,趙玉啟突然覺得祖母說得挺有道理,“奶奶,這真能當做一技之長嗎?”
趙老太也不是全然讓孫子給孫女背鍋,也是從實際考慮,“你看看,這才一個多月,這三頭豬,一看個頭,就比隔壁豬圈里的豬肥十斤。一個月多十斤,半年就是六十斤。一頭豬,咱們一般養(yǎng)十一個月,那就能多一百一十斤肉。
平常的豬,一年能長到一百五十斤,就已經(jīng)很大了。如果多出來這一百一十斤,那就是兩百六十斤。你想想,這手藝好不好?在城里不算什么,但在農(nóng)家一定很好。
你這樣想想,還覺得替你姐姐背鍋嗎?再說了,等結(jié)果出來,咱們再往外說。如果不成功,咱們就不說,不推廣,也不用你背鍋。”
趙玉啟被祖母說動了,“奶奶,我聽您的。”
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