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后,楊超眉頭頓挑,驚喜道“好家伙,這里面竟是口供,指認史萬歲之子史千秋的罪證!”
說罷,他將口供交給了郭胭脂。
郭胭脂瀏覽一遍之后,眼眸一亮。
她將口供放了下來,說道“殿下,這是有人想借殿下之手,對付秦王。秦王想利用史千秋拉攏兵部尚書史萬歲,而這些口供一旦拿出來,就會將史千秋推到風口浪尖,到那時,秦王也會受到影響。”
“那依你之意呢?”楊超有些意動,但還是詢問郭胭脂的看法。
郭胭脂的眼神閃爍了一下,說道“殿下,史萬歲擔任兵部尚書,這個職務對殿下而言格外重要,決不可讓秦王拉攏。既然有人把口供送到了我們手中,為何不用?”
楊超一愣,問道“我以為郭小姐會勸我不要中計呢。”
郭胭脂解釋道“這的確是一個計謀,是有人利用殿下對秦王的恨意,所以借殿下之手出擊,但對殿下而言,出手了,也沒有任何損失。”
楊超點了點頭,但是他拿著口供,卻看出了一個大問題“這些口供看似揭發(fā)了史千秋的罪證,說他草菅人命,還有簽字畫押,但是僅憑這些口供,根本定不了罪啊!簽字畫押的人呢?其他物證呢?都沒有啊。”
郭胭脂笑了笑,將茶杯放在楊超面前,并繼續(xù)道“殿下,送信的人不拿出關鍵證據,看來是等著我們出招后,他們才會拿出罪證。而且就算定不了罪,也會讓秦王和史千秋生隙,從而影響秦王拉攏史萬歲。只要史萬歲不歸順秦王,沒有可靠的證據又有什么關系?”
“言之有理!那我明日便入宮!”楊超當即應道。
這時,茶也煮好了。
郭胭脂陪著楊超喝過茶,聊了許久,郭胭脂才返回自己的房間。
清幽的房間中,郭胭脂坐在書桌前。
她靜靜地出神,片刻后,拿出筆來在紙上寫上“史萬歲”三個字,隨后用筆墨涂改,畫上了一個叉號。
“史萬歲有勇有謀,若為兵部尚書,是大隋之福,卻是我們的禍害正好借此機會,扳倒他!只是,是誰在布局?意圖是什么?只是要對付楊俊嗎?”
郭胭脂悠悠低語。
可惜屋內沒有第二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