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趙延洵來到袞冕服前,一旁的尚宮極為謙卑謹慎,向他介紹其袍服的各處細節。
簡簡單單兩套衣服,竟飽含了世間萬物,正彰顯了皇帝的至高無上地位,也昭示了為君者身系天下的責任。
目光掃視所有,趙延洵忍不住嘆道:“今日方知,冠冕之重矣!”
薛寶筠當即接話道:“普天之下,唯皇上可承其重!”
有薛寶筠開頭,后妃們紛紛夸贊起趙延洵,直把他說天上地下僅有,古往今來第一。
正當眾人議論紛紛時,霍安從長春門外進來,手里還拿著一道奏疏。
“啟稟皇上,禮部會同翰林院議出了年號,恭請皇上圣斷!”
“年號議出來了?這事兒很著急嗎?”趙延洵面帶不愉問道。
好不容易處理完正事,剛剛和后妃們聊得正歡,霍安就拿了奏疏過來,趙延洵的心情自然不太好。
“六部及各衙之中,許多舊臣對禮部所年號不滿,于是附錄了他們所議之年號,正在乾安門外等候皇上圣裁!”
霍安口中的舊臣,自然是指趙延洵在隴右的舊臣。
議定年號本不是太大的事,但對這些官員們來說,正是他們刷存在感的機會。
爭權奪利,文官天性,亦或者可以說是人之本性。
“拿過來!”
“是!”
從霍安手中接過奏疏,趙延洵立馬打開來看。
前面幾段是廢話,說的是禮部如何奉旨辦差,經過了多么詳細周全考慮,才議定了以下幾個年號。
“咸和、嘉定……”
看到這兩個年號,趙延洵不由發出冷笑,讓在場眾人噤若寒蟬。
“和氣安定,看來他們是想捆住朕的手腳啊!”
也只有如趙延洵這般,掌握著摧毀一切的力量,才敢在大庭廣眾之下,戳破君臣之間這層窗戶紙。
年號這個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可當在趙延洵準備大刀闊斧改革時,所謂咸和嘉定就極其不合時宜。
“王府舊臣們,又議出了什么年號?”趙延洵沉聲問道。
緊接著,霍安又拿出了第二道奏疏,小心翼翼遞到了趙延洵面前。
拿過奏疏,趙延洵直接看向了末尾,然后他的臉色才好轉了許多。
“果然,還是王府舊臣,甚體朕意!”
只見奏疏末尾,分別列出了“光武”“開皇”兩個年號。
“開皇這個年號,貌似是隋文帝的,可惜隋朝二世而亡……不吉利!”
“在這個世界里,歷代皇帝沒有人比我更秀了,光武做我年號恰如其分!”
“當年穿越者王莽敗于劉秀,如今我奪了劉秀兒的年號,也算是為穿越者報仇了!”
趙延洵喃喃自語時,對年號已經有了選擇。
但他不知道的是,所謂“光武”并非年號而是謚號,說起來比開皇更加不吉利。
收起奏疏,趙延洵看向霍安,問道:“他們還在乾安門外?”
“回皇上,還在……恐怕已經吵起來了!”
“諸事纏身,諸位愛妃,朕只能先告辭了!”
“恭送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