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臣以為,皇上選妃立后,亦是國事,豈能草草了事?”
聽聞,秦衛朝倒是平靜了不少,雖大概猜到這老東西接下來會做甚,但依舊保持一國之君的威嚴和大度,“那侯愛卿對此有何看法?不妨說來朕聽聽?”
侯瓊文便順藤摸瓜的接著說了下去,“老臣以為,既然皇上決定要選妃立后,那皇后必定是名門之后,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樣樣精通,如若能懂一些通交易立法以及政治學問,那甚是最佳之選。”侯瓊文假似沉思片刻,又道“皇上也知曉這洛陽城名門望族甚為少,僅有的名門望族都是子嗣,無才女。不過,老臣與那些小門小戶的人家素來交往,倒是發現有眾多才女,不管是琴棋書畫、詩詞歌賦,還是一些通交易立法以及政治學問都十分熟練,雖出身有些許貧寒,但也都十分勤學好問。”
眾臣子聞及,都明白侯瓊文的言外之意,紛紛又開始喧嘩起來,感嘆侯瓊文的大膽想法,但大多還是懼怕和敬佩。
那些個大臣都懂侯瓊文的言外之意,秦衛朝又何不懂?
“哦,人間還有這等出身貧寒的才女。好事,好事啊!那侯愛卿有何推薦之人啊?”秦衛朝本漫不經心,但聽及侯瓊文的言外之意倒是有些詫異。
“老臣無推薦之人,只是一時突起的想法罷了,所以皇上不妨在這洛陽城廣招選妃,無論是名門望族、小門小戶,還是平平百姓,都有資格參與,至于能不能進宮或者能否成為皇上的妃子、皇后,那都是各憑本事。何不把高等之人與低等之人拉近距離,維護國家之和平,共同保家衛國呢?”
言及,朝中一陣喧嘩······
“啊······這······這么了的?”
“是啊······”
“這也太大膽了。”
“不合規矩、不合規矩啊!”
“這不是降低了皇族的地位嗎?”
“對啊······”
除去侯瓊文的冷靜,其他大臣紛紛又開始議論不滿,特別是那些名門望族的大臣極為憤概。那些小門小戶還可以勉強容納,只是誰愿意降低身份去和那些貧民百姓的女兒一同選妃呢?簡直是荒唐至極,無規無距,更是不把皇族放在眼里。
秦衛朝見朝中大臣極為不滿侯瓊文的看法,甚是頭疼,只因他驚訝于他前幾天的想法竟然與侯瓊文默契般的一致,原本想將這等身為一國之君不該有的荒唐想法延后公布,但如今聞及侯瓊文的話以及那些個大臣的反應,顯然不太贊同,這令秦衛朝非常頭疼。
但既然侯瓊文提及,秦衛朝也就將計就計了。
“侯愛卿真是體恤百姓,事事想到百姓,也一心為國著想,難怪是前朝大工臣啊,哈哈哈·······即是侯愛卿提出了這樣的想法,那朕沒有何異議。”
這次倒是換作侯瓊文詫異了,他本是賣了君易寒一個人情,原本也以為君易寒念及他是先皇左膀右臂,也算是前朝大功臣,更是君易寒的長輩,不會斤斤計較,哪知君易寒那孩子還真是斤斤計較的孩子,不僅如此,還敢威脅他。侯瓊文一向十分疼愛君易寒,既無奈又氣憤。
這還不算甚,當聞及君易寒提出“要讓他侯瓊文去請示秦衛朝廣招選妃”,侯瓊文更是氣的吐血,也不知君易寒那孩子要賣秦衛朝什么關子,但終究還是應了君易寒的要求。
原以為這等荒唐的想法不被認同,哪知秦衛朝硬是應了這樣無理的想法,這樣看來,君易寒那孩子是早就預料到秦衛朝會應這要求。
還是他侯瓊文老了,不知君易寒賣的什么狐貍藥,更不知此刻秦衛朝為何應這眾大臣都不滿的要求。
秦衛朝發號“廣招選妃”的施令后,朝中的喧嘩聲愈來愈大,更是有許多臣子站出來質疑、不滿。但都被秦衛朝草草放話給“打發”了。
而此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