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陸北旌, 沒人知道劇本出了問題。
梁平陷入了失眠和焦慮之中,但他并沒有阻止柳葦這樣拍,也沒有對她說任何批評的話。
拍攝進度慢了下來。
工作人員們沒有察覺, 都認為是新年快到了。
這是陸北旌自己獨挑大梁后的第一部作品,而且形勢看起來一片大好。陸北旌自己都不可能自曝其短, 說現在又出問題了。
他自掏腰包,微信紅包狂發,又安排片場抽獎,熱熱鬧鬧的送走了辛苦一年的工作人員。
最后的團年宴是在大年二十六號辦的, 不少人都要回家鄉, 所以提前辦了。
柳葦坐在了主桌上,被路露安排在跟陸北旌、梁平同一側, 投資人也來了,坐在另一側, 聽說這是女主角, 都要跟她碰杯, 結果路露和梁平一起攔。
梁平“這可不行,電影還沒拍完呢,她要給我一直吃草!長胖一兩都不行!”
路露“她的合同上有體重控制的條款, 除了三餐一口多的都不能吃, 你看今天團年,她都只能吃沙拉?!?
投資人沒有勉強, 主要是這也不是勉強人的地方,倒不是他有多善良。
他放下杯子, 同情的說“現在的小孩子都太辛苦了?!?
柳葦舉水代酒,敬了這位投資人一杯,又鞠了個深躬才算過關。
投資人聽說另兩組都殺青了, 現在只剩下棚拍了,心里是很高興的。
投資人“是不是快拍完了?”
梁平最近眼眶青黑,一臉操勞過度,但氣質拿捏的很穩,認認真真的跟投資人保證“快殺青了,年后三四月份吧,就可以關棚了。到時我剪個初版,開個小放映會,請你們一起過來看看,提點意見?!?
放映會并不會影響后續的制作,因為到這一步就意味著錢已經花得差不多了,項目就要結束了,各方都坐等收錢了。
一個片子拍出來是不是真的能賺錢并不重要,因為上映就是完成合同的最后一步,至于其他關于影片收益、票房等附加條款,那都跟劇組無關,只跟投資人、投資公司有關。
梁平拍完就結束了,拍得再爛,投資人只要不是腦子進水都不會讓他重拍,因為只要能正常上映,票房再慘,他都不會賠錢。
投資就是擊鼓傳花。
影視投資尤其如此。
因為票房和收視率以及觀眾緣這些東西都是無法量化,也無法預測的,所以投資人在投資一個電影的初期,就已經把錢給賺回來了。
賠的都是后面才進場的。
以一部電影為例,投資人要成立一個項目,他不必先出錢,他需要先找一個可以吸引大眾來投資的吸睛點。
這個吸睛點可以是明星,可以是劇本,可以是導演,任何可以吸睛的都行。
每一個吸睛的點都會吸引更多投資者加入,后來者把錢投進去的同時,第一個投資者就已經回本、翻倍、大賺特賺了。
當這個項目被炒的越來越高時,后面進場的人往往要花比前者更大的力氣才能加入進來,他們才是最后為這個項目兜底的。
陸北旌的公司其實是小作坊,但他能運作電影項目,嘉世那么有實力的公司反而不行,靠的就是它有一個自家的吸睛點,陸北旌。
有陸北旌在,他不缺投資。
投資者不是越多越好,當項目開始無止境的吸引投資人,那它就不是再是一個影視項目,而變成了一個金融項目,金融的目的從來不是拍一個好電影,而是滾雪球,擴大盤子,賺更多的錢。
陸北旌為了防止被投資者過度干擾,并沒有接受太多投資。
這個電影加起來也沒有超過十個。
大部分人在電影起項目的這幾年里已經賺回本了,現在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