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不知道林如海去而復(fù)返,到底是有什么?
他絕對沒有想到林路海這一次來的目的。
“林愛卿去而復(fù)返,卻又是為何?”
官家看著林如海提著一個小袋子,里面很顯然是稻谷一類的東西,很是奇怪。
不知道林如海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
林如海躬身做了一稽,對官家說到:“官家,太子。如海去而復(fù)返,全為了這袋中的稻子。此稻種畝產(chǎn)三百斤。”
林如海說了這一句,官家和太子都是驚訝的看得過來。
這兩人對于農(nóng)事并不是一竅不通。
當(dāng)年在地方的時候,太子也曾經(jīng)管理過這方面的事情,對于水稻的畝產(chǎn),雖然知道的不是特別清楚,但也知道水稻畝產(chǎn)不過一百多斤。
官家可不是那種何不食肉糜的皇帝,對于水稻的畝產(chǎn)更是心知肚明,對此更是驚訝萬分。
“林愛卿可知你這話。你可……當(dāng)真是真的。”
因為太過震撼,官家說的話都帶著一些震撼,有些語無倫次。
林如海俯身到底,說道:“官家我就算是再怎么大膽,也不敢在此事上撒謊。這稻種是小女在莊子上試驗了七年之久,才得到的優(yōu)良稻種,官家讓人以此道種育苗,再繁衍開,就能得到高產(chǎn)的水稻種子,即使后續(xù)有所退化,畝產(chǎn)也能達(dá)到兩百六十斤以上,若是稍加照顧,注意施肥,再加上稻花香的方法,三百三十斤以上都不是問題。”
太子感覺自己都要抓狂了,若這個事情真的,朝廷該多收獲多少糧食,這可不是一畝兩畝全天下加起來,何止是幾千頃農(nóng)田?
可心里同時又是一驚。
林如海所說是真,這件功勞,簡直就是萬家生佛的事情。
這種功勞怎么賞賜?
這水稻的功勞甚至比軍功還重,這可是涉及全天下所有人的吃飯問題。
民以食為天,單是這一句話就能將就能看到糧食的重要性了。
現(xiàn)如今每年都要餓死多少人,可如果這些種子有效。
每年能夠挽救的生命都不知道多少,長此以往我朝的實力越來越大,北伐都不是夢想,收服燕云不止,還要打到北方和西北的老家去。
封狼居胥,這是歷朝歷代,每個人都不能免俗的。
林如海沒有起身,還跪在地上低聲說道:“臣帶著這帶著水稻種子進(jìn)來,并無他人知道。這水稻種子也只有小女知道,她莊子上的人都守口如瓶。知道這件事情的人極少。臣幾經(jīng)思考,等過上幾年朝廷收復(fù)燕云。官家可許臣乞骸骨,告老還鄉(xiāng)。”
“屆時臣兩個女兒,還有女婿都會隨臣一起告老還鄉(xiāng),回金陵老家,今生不再踏入東京城。”
太子驚訝得嘴巴都合不上了,反而是官家雖然內(nèi)心震撼,不過表面上卻還是說道:“林愛卿你這話是什么意思?”
林如海道:“臣這一生都忠于王事。幾經(jīng)波折,連長子都夭折了。如今人到年年老,才想享受一下天倫之樂。臣這些話語句句屬實。請官家明鑒。”
等林如海從宮里出來,長長的吐出了一口氣。
心中的抑郁再沒有任何一分一毫,他對得起這黎民百姓,對得起這天下,更對得起這趙氏皇族。
當(dāng)年的知遇之恩,如今已經(jīng)算是報了。
學(xué)得文武藝,賣于帝王家。
再過幾年他也該輕輕松松的回老家養(yǎng)老了。
宮里面,太子問道:“父皇,你覺得。林如海這話可是真的?”
官家說到:“是與不是,你去讓人查一查,看看宮里有沒有人知道他帶著這水稻種子進(jìn)來即可。不過我覺得。他既然這么說。十有八九都是真的。”
太子又道:“那我真的要允許他告老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