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距離的靠近,暗紅的光芒愈發(fā)明亮。
在這漆黑一片的世界里,有如引路的明燈。
在其中不知道“飄”了多久,身前傳來一股難以說清楚的氣息。
古樸、溫和。
帶著沒來由的善意。
還有一種......
不該屬于這個世界的感覺?
由于蘆屋良現(xiàn)在沒有肉身,只有一道精神體,所以他的感知力反而更加敏銳。
前面兩點,其實都還能理解。
這墨色勾玉已經(jīng)有很長的年頭了,可能不僅僅是蘆屋道滿、安倍晴明那一年代的事物。
搞不好年份還要更久。
而它又被蘆屋道滿煉化過,會對流淌有蘆屋家血脈的蘆屋良懷有善意,也很好理解。
但是“不屬于此界?”
蘆屋良疑惑的想著,一時間不知道是他的錯覺還是他的判斷出現(xiàn)了問題。
不過比起這些,還是那暗紅色的光芒,更值得在意。
等到距離靠得更近了,蘆屋良凝聚心神,向紅光看去。
隨后看見了——
門。
一扇灰撲撲的大門。
足足有數(shù)十米高,數(shù)十米寬,一眼竟然看不見高處的盡頭。
門的質(zhì)地像是青銅又像是石頭。
光是矗立在那里,就給蘆屋良一種無比沉重的壓迫感。
像是心里壓了一塊大石。
而且,越是向這扇門靠近,這種沉重感就一點點的加深。
如果說前面幾步還只是壓了一塊小石頭,那么往里走,就慢慢的變成一塊巨石,再變成一座大山!
‘門?這里為什么會有一扇門?’
蘆屋良心中疑惑更甚。
按照他先前的判斷,這里應該是墨色勾玉中的世界。
而在迷迷糊糊之間,他其實也聽到那古怪聲音說的一句話——
“晴明!你一定想不到,我竟然發(fā)現(xiàn)了這樣一處天地。”
這應該是蘆屋道滿的執(zhí)念,不然也不會提到“晴明”這個名字。
那這扇門,是怎么回事?
打開門后,又會通往哪里?
“不對......不對!是我想錯了。”
停留在高門前思考片刻,蘆屋良迅速醒覺。
他發(fā)現(xiàn)自己走進了一個思維誤區(qū)。
聽蘆屋道滿的執(zhí)念,他本能的就以為他說的“天地”,是指這勾玉里的漆黑空間。
然而實際上,這里空空蕩蕩的,什么東西也沒有。
只有這片令人壓抑的黑暗。
其實他聽到的“天地”,指的會不會是這門里的世界呢?
蘆屋良“抬頭看向”高門的上方。
在那片被陰影吞沒的高度里,能看到門上繪制著晦澀繁復的花紋。
有點像是.....“云紋”?
以及別的各種形式紋路糅雜在一起形成的紋路。
不過那并非是日式的云紋,而像是華國青銅器、陶瓷上會繪制的圖案。
但話說回來,日國本就受到了華國文化深遠的影響,會出現(xiàn)這樣的云紋,也不算太令人意外。
那些繁復的雕刻而成的花紋,格外神異。
蘆屋良看得時間稍有一些,都會感到頭暈目眩。
腦海里浮現(xiàn)些許看不真切的幻象。
耳邊甚至響起了輕聲的呢喃和耳語。
‘不,不能再看下去了。’
蘆屋良迅速產(chǎn)生預警,不把注意力落在紋路上,這才從那混亂的狀態(tài)中脫離出來。
他不禁有些心有余悸。
光是看得久了些,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