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因為一大早過來的原因,回民街并沒有晚上那么熱鬧,也少了許多燒烤的那種飄飄欲仙的煙氣!不過,街上的店鋪都有營業,有的六點就開了,有的七點開的,至少在楊靖他們到來的時候,它們也重啟了這一天的熱鬧篇章。
有人說,回民街之于長安,就如同錦里之于蜀都,前門大街之于京城……
這話是有道理的,因為不談歷史背景的話,它的商業化時間之久,甚至是商業模式,跟后兩者沒什么區別。
但拋開那些本地人不屑于顧、外地人趨之若鶩的論述,回民街的景,還確實是有味道的,有傳承于舊歲月的長安,立足于新世代的國際大都會這樣的多層次韻味!
楊靖他們從鼓樓走過來,映入眼簾的先是兩側仿明清建筑的“老商鋪”,以及有點像老港城風情、但又只是豎立在道路兩邊路燈燈桿上的各色招牌。
昨晚后半夜應該是下過一場雨,地上沒有多少水漬,但錯落有致的青石板馬路卻是吸滿了水分,呈現出一副深沉渾厚的墨色。
目光往前面延伸,早上的朝陽從東邊斜斜地照射進來,將兩邊店鋪的紅磚墻、黃布招牌,都照成了一片金色。
一時間,墨染沉郁的地面、金光燦爛的墻面、疏朗蔥郁的樹冠,形成了楊靖他們眼里最最讓人陶醉的畫面!
晚晚可不是見多識廣,她在爸爸的懷里呆不下了,一定要自己下來踩一踩這淋過雨水的青石板,探頭去望一望那辣子鋪掛了一墻的辣椒干,跟用青花瓷的大碗裝的小山堆似的辣椒面……
這一切都太新鮮了!
讓打記事開始就只有荷城那一畝三分地的印象的晚晚,又一次開了眼界。
不過,就好像晚晚只是覺得掛著的辣椒很有意思、她卻不喜歡吃辣一樣,這些街道上的地方美食,并不見得能讓晚晚吃得習慣!
比如楊靖喜歡吃的胡辣湯,梁曉蕓勉強能接受,晚晚就只是嘗了一小口,她就皺著小眉頭,把扎著雙馬尾的小腦袋搖成了撥浪鼓。
吸取了胡辣湯的教訓,在別的攤位覓食的時候,梁曉蕓便提議道:“可以先點一份,晚晚先吃,她不喜歡,我來試試,然后我不喜歡,就留給你吃!”
最后一句,梁曉蕓說得自己都眼睛彎彎地笑了起來。
“可以啊,你笑什么?”楊靖不解地說道。
“沒有啦,我是想起了最近看的一個視頻。”梁曉蕓笑道,“就是有專家跟小孩子說,不能吃隔夜的飯菜,對身體不好。小朋友說,我們都不吃隔夜飯菜。專家說,那你們家隔夜飯菜是怎么處理?小朋友說,都是給爸爸吃的!”
這也算是一個轉變,她不去擺攤后,雖然留給自己私人的時間依然不算太多,但比起之前晚上累得筋疲力盡,倒下就能睡著,現在她在楊靖回去之后,還能有點閑情逸致去看看電視劇,刷刷短視頻,或者跟寧萌聊聊天。
可以說,已經是很大的一個變化了!
梁曉蕓要求不高,這樣的小日子,她過得很開心。
楊靖看著破天荒給自己講了一個冷笑話的小蕓姐,搖了搖頭,啞然失笑。
倒是梁曉蕓自己講完之后,覺得不好意思,她又笨拙地解釋道:“不是說不好的都給你吃啦,我就是覺得辣的,你可能比較吃得慣……”
“我知道。”楊靖笑著伸出一只手,輕輕地抱了抱她。
小蕓姐是什么樣的人,楊靖還能不知道嗎?
平時在家里吃飯,她都是把好吃的都夾給楊靖和晚晚,自己專門挑難啃的雞脖子、雞屁股(雞屁股一般都切掉了,這里指的是雞屁股附近的肉)、雞翅尖來吃。
當然,楊靖也不是大大咧咧地吃雞腿的性格,他總是要推讓一番,然后假裝自己吃不下,又把雞腿夾回到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