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四十七年,薩爾滸明軍大敗之后,徐光啟曾上疏請求編練新軍,神宗批準了他的奏請。
擢升為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在通州練兵。
但是神宗不久后便駕崩西去,朝廷忙著黨爭,沒人再看得上這個老頭了。
軍餉和武器裝備開始不時被人克扣,甚至直接不發。
徐光啟在通州的練兵計劃可以說宣告失敗。
心灰意冷之下,已經寫好了辭呈。
今日當今圣上詔他來西苑面圣,徐光啟袖中捏著已經寫好的辭呈便來了。
之前在房山,淶水兩縣開渠種田,研究各種農業作物,對自己所編寫的《農政全書》又有了許多不可多得的體會。
既然朝廷黨爭伐異不斷,有心致事,卻無力回天,不如就此離去,回去寫書吧,也算是一種報國的方式。
這就是徐光啟今日前來西苑面圣的心思。
不一會,一小黃門從西苑里匆匆走了出來,招呼道。
“徐大人,陛下宣您前去面圣。”
徐光啟整了整衣衫,對小黃門道了聲謝之后,便率先向里走去。
路過小黃門身邊時,只聽那小宦官說道。
“徐大人大才,陛下求賢若渴,早就在等大人來了。”
嗯?徐光啟愣了愣,這和自己想的有點不一樣啊。
一般情況下,臣子進宮面圣都是要賄賂前來帶路小宦官一些好處的。帶路的小黃門雖然在宮里人微言輕,看似沒有什么能量。
但是,心眼也小。若是熱惱了他們,隨便使個壞,讓臣子在面圣的時候出個丑還是能辦得到的。
徐光啟性格剛直,一向看不上宦官,怎么會去主動賄賂呢。何況本來就是抱著遞交辭呈,退隱歸家的心思來的,更不可能去討好賄賂對方。
徐光啟本來以為這個小黃門會為難戲耍自己一番,沒想到對方面對自己的態度卻異常謙卑,甚至還有討好的意味在里邊。
再一聽請對方所說的話,不由讓徐光啟有些琢磨不透陛下今日詔見自己究竟有何用意。
沒有多想,徐光啟把心一橫,向里邊走去,頗有一種風蕭蕭兮易水寒的味道。
西苑中,朱由校正在和畢懋康一起觀看著工匠們制作出來的各種稀奇玩意。
比如水泥,胰子等等。
雖然胰子已經在上千年前就發明出來了,但是卻并沒有什么香味。朱由校根據前世香水的香味原理,在其中參入了香精,相信在這個時代定會受到達官貴族家的夫人小姐們喜愛。
誰說過一句話來著?世界上女人的錢是最好賺的。
王體乾心思活泛,說道。
“陛下,這些東西如果大批量生產出來,拿去賣的話,定會受到人們的喜愛。”
朱由校似笑非笑的看了看王體乾,說道。
“你倒是機靈。”
看到畢懋康有想要勸諫的意思,朱由校便說道。
“這天下,損有余而補不足。每當天下大亂之時,都是貧富差距太大而無法彌補之時。”
這時,剛好徐光啟走了進來,聽到了朱由校的這句話,心里不由對這位不愛上朝,寵幸權閹的‘昏君皇帝’有了一絲改變。
“陛下圣安。”
“朕安。”
朱由校笑瞇瞇的打量著這個大名鼎鼎的人物。
徐光啟卻有些詫異自己的好友畢懋康為何也會出現在這里。不等徐光啟想明白,朱由校說話了。
“朕拜讀過徐愛卿的《農政全書》,此書真可謂我大明之濟世良藥啊,朕有心在整個大明大力推廣,不知徐愛卿有何見教啊?”
徐光啟沒想到朱由校見面的第一句話會稱贊自己,不由有些恍惚。
連忙拜禮,說道。
“臣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