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枯井里發現了許多已經腐爛了的尸體。”
朱由校心中暗驚,不由想到,往年時常有離奇失蹤的人,大半便是在此了吧,隨問道。
“大概有多少具尸體?”
兩個小太監互相看了看,想了一下,答道。
“里邊滿滿的都是,很多已經分辨不清,奴婢不知。”
朱由校嘆了口氣,說道。
“放火全都燒了吧,免遭瘟疫。三口枯井也全部掩埋吧,也算他們入土為安了。”
不知為什么,隨著宮里一件件齷齪事被不斷的揭露開,朱由校的心情不僅沒有因為這一切大白于天下而喜悅,反而心情越來越沉重。
“太妃。”
朱由校看向劉太妃。
“以后凡是入了這紫荊城的宮女,滿五年者,若是想歸家的則給其安家費,送回原籍,不愿歸家者,也可準其在京城附近找一良配,或愿意留在宮里也可。”
劉太妃聽到陛下竟然有此提議,不由有些感動。
“陛下仁慈,這是真正拿我等女子當人看啊!古往今來也找不出像陛下這樣的帝王了,妾身待她們謝過陛下。”
說著,竟真的要給朱由校鞠躬。
劉太妃畢竟是奶奶輩的長輩,朱由校怎么能受這樣的禮呢,何況這也不過是一件舉手之勞的小事。
趕緊撫起劉太妃,說道。
“太妃這是要折煞朕了。”
朱由校想了想后又繼續說道。
“全國選秀之事也暫時擱置吧。”
聽到這里,劉太妃可真的不干了,急道。
“陛下,子嗣問題乃是皇家大事啊!”
朱由校看著劉太妃一瞬間腿腳竟然靈活了起來,不由哭笑不得的說道。
“太妃且聽朕把話說完。朕時常聽人說起,每當選修之時,民間便會掀起一股‘抓郎’的熱潮。即為了不讓自家女兒選進宮中,沒有婚約的家里便在街上隨便找一男子把女兒嫁了。有婚約的則無論是否到了年紀,則立即讓二人成婚。”
“由此可見,民間對選秀之恐懼,有那個好人家愿意把女兒推進這金色的牢籠之中啊!”
劉太妃依然固執道。
“陛下,祖宗之法不可廢啊。”
朱由校看著劉太妃笑了笑,想不到連對方也開始用祖宗之法來說事了,只好撒謊道。
“其實朕已經有意中人了。河南祥符有一人名喚張國紀,有一女樣貌姿色尚佳,且知書達理,可為朕之良配。”
索性把前世關于張皇后的信息說了出來,據說傾國傾城,朱由校對此也特別期待,還不如直接把她找來當皇后,省的勞師動眾廢那些功夫。
劉太妃一聽陛下竟然有了意中人,也在好奇究竟是什么樣的姑娘會進了朱由校的法眼。
“好,改日就把人家請到宮里來,讓老太婆我好好端詳端詳。”
而后又不放心的說道。
“陛下,那其他嬪妃呢?本朝孝宗之教訓歷歷在目啊。”
朱由校向四周的宮女們揚了揚下巴,說道。
“朕剛才觀察了一番,姿色尚佳之宮娥眼前便不在少數,何苦舍近求遠呢。”
劉太妃聽到朱由校這樣說終于放心了下來,順著方向開始觀察起一旁一直站著的幾個宮娥。
還別說,平時不太注意,現在細看之下,盡皆各有特色。
劉太妃也不得不佩服朱由校看女人的眼光,不會早就打人家的注意了吧?不懷好意的目光一直在幾個宮娥身上游走。
幾個宮娥顯然也注意到了劉太妃的目光,還以為自己也犯什么錯呢,站在那里一陣惶恐不安。
乾清宮中,雖然朱由校已經離開,但是各監大太監著實被嚇得不輕,仍然安穩的跪在地上,不敢起來。
看著放在自己面前